殖民地社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43页(632字)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受宗主国控制和奴役,完全丧失主权独立的国家和地位的社会状况。

在古代西欧,殖民地起初是指那些移民垦殖的无主地区,后来指被异族征服的国家和地区。到资本主义时代,尤其是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的最初涵义已经消失,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有着明显的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殖民地还包含有保护国、附庸国等意义。殖民地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

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罗帝国所实行的殖民政策是取得奴隶;中世纪封建帝国实行的殖民政策,是为了使统治阶级获得更多的奢侈品和财富;而到了资本主义时代,殖民地则是资本主义掠夺的一种形式,它特别是帝国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垄断资产阶级利用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军事基地,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从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奴役中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并由此转嫁矛盾,减轻国内日益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为此,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一部殖民地社会的变迁史,正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到垄断帝国主义的发展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与剥削本性,在殖民地社会历史中有着极为鲜明的写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已经取得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但其中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地位尚不能独立自主,还没有自己的现代工业基础,帝国主义国家仍力图以新殖民主义的形式,主要通过经济手段继续控制和剥削这些国家或地区。

上一篇:联邦制 下一篇:超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