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53页(1309字)

【生卒】:1881—1936

【介绍】:

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02年去日本,先学医,后弃医学文,决心改变民族精神。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任部员、佥事,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兼课。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揭露和抨击封建制度。

五四运动前后,同李大钊等站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列,参加《新青年》的编委工作,创作了许多小说,《阿Q正传》是影响最为深广的不朽之作。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读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特色。

在长时期,开始接触列主义。1927年1月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辞职到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的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30年,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成为中国新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战士。

“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杂文”做武器,剖析各种社会问题,并对夫权主义、父权主义等封建伦理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编着《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1936年10月19日逝世于上海。

一生有千万字以上的着译、日记和书信,已编为《鲁迅全集》出版。

鲁迅前期的哲学思想,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全界,无不因果而成”(《坟·人之历史》)。他从进化论引起了永恒发展的观点,矛盾斗争的普遍性观点,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自卑而高,日进无既”(《坟·人之历史》)。并指出事物进化发展的原因是“内的努力”(《坟·我们怎样做父亲》)。

他前期的历史观属于进化历史观,以生动进化的观点推论历史;认为按照“自然界的安排”,应由“长者本位”,“改作幼者本位”。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向前走去,这便是进化的路(《热风·随感录四十九》)。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

后期鲁迅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放弃进化论,前进到唯物史观。他用唯物史观,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文化的作用。他在《门外汉谈》中通俗、生动、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创造文化的过程。他驳斥了“中国的学者们,多以为各种智谈,一定出于圣贤,或者至少是学者之口,连火和草药发明应用,也和民众无缘,全由古圣王一手包办”的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鲁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他在论文《“硬译”与“文学的阶级”》中,系统地论证了在阶级社会里,无论是作者,文艺作品,还是读者,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在残酷地斗争中,他揭露了敌人的阴险、凶残,鼓舞了革命者的斗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