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希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68页(1055字)
【生卒】:1897—1957
【介绍】: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最早尝试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综合”起来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奥地利的军队中服役,后来学习医学,1922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做学生时,赖希就开始从事精神分析的实际活动,受到弗洛伊德的器重。
他先后加入过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在实际工作中致力于把社会主义政治和精神分析疗法融合起来,在理论方面企图实现一种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综合”。德国共产党责备赖希强调“性”,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于1933年2月将他开除出党。
赖希对精神分析的见解也同弗洛伊德正统派的观点发生尖锐矛盾,因此,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于1934年也将他开除。之后,他去丹麦、瑞典、挪威三国进行讲学和研究活动。1939年,赖希应邀去美国。1957年11月3日,病死在宾西法尼亚州。
赖希认为,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两人的发现是相互补充的,每一方都需要由另一方来补充。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是各种经济发展过程的产物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它没有说明经济发展过程是怎样转变为意识的,以及意识又怎样反作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
在这里,需要用弗洛伊德的性格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他认为,法西斯主义能够在德国取得统治地位,除了经济、社会的原因外,还在于它是一切德国人的性格结构所支持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赖希看来,精神分析理论也有消极的方面:第一,把本能和个性的整个生物学结构看作是静止的、非历史的、不可改变的特性;第二,假定人具有“死亡本能”,对人类的前途持悲观主义态度;第三,认为压抑是不可避的,把实现一个无压抑的社会看作是幻想。这样,精神分析理论就失去了批判的动能,成为使个人适应压抑性社会要求的一种手段。赖希认为,为了恢复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内容,就要把它融合到由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对整个社会的更广泛的分析中去。
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历史理论,不可能把它们“综合”起来。
对此,赖希在晚年似乎也有所认识。他承认自己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主“统一”起来的尝试“在逻辑上已经失败了”。
这是因为,弗洛伊德的注意力集中于把个人从其社会环境中抽象出来,而马克思则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情境上面。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人之进入社会关系中只是为了满足需要;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情境之外根本不存在这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