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弗洛伊德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80页(1030字)

本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在弗洛伊德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等。他们的观点虽有不同,但在与弗洛伊德主义的关系上,具有一些共同点。

他们都承认自己接受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原则,同时又都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所以称他们的理论为新弗洛伊德主义。

从思想体系看,新弗洛伊德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它过份强调无意识力量的作用,贬低意识的作用,甚至把意识看作是虚假的;也主张有基本的内驱力,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不变的本性或潜力,正是这种本性或潜力成为决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虽然承认社会对人性的影响,但是仍然认为人的本性或潜力是固定不变的、不以社会条件的变化为转移的;社会应该和人的本性、潜力相适应,成为人实现其本性、潜力的环境和条件。

从本质上看,新弗洛伊德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一样,也是以一种生物的人类个体具有的先天本性或潜力为其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不仅用它来分析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用它来解释包括道德、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在内的社会生活现象。

新弗洛伊德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有不同之处。它的代表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否定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认为弗洛伊德过份夸大了性本能的作用,不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比如,霍妮否认性欲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主张抛弃“里比多”的观念,认为对人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内驱力是寻找安全、安定、避免恐惧和威协的需要。她还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人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和人之间的隔离状态和人的孤立无援的情感,是资本主义社会竞争的产物。弗洛姆也不同意弗洛伊德把内驱力归结为性本能的观点。

在他看来,一方面,人性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性也有固定不变的因素,“这就是:力图满足由生理条件所引起的冲动的需求以及逃避孤立和精神孤独的需求。”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进步是以性本能的压抑为代价的,因此实现一个无压抑的社会是不可能的。弗洛姆认为,人的本性是人本身具有的一切潜力,实现一个无抑压的社会,使人的潜力充分实现,是可能的。

新弗洛伊德主义主张抽象的人性论,用人类本性解释历史,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历史观。

它既不能科学的揭示人的本质,也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上一篇:新托马斯主义 下一篇:意识形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