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技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简明经济百科辞典》第428页(490字)

亦称群组技术。

指对相似产品或零件进行集合成组加工的工艺方法。其具体内容是:将产品或零件按结构形状和工艺特征的相似性分类分组,建立零件族,然后按零件族制定相应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标准资料。

同时,在生产部门按零件组建立机床组,即成组生产单元,并按成组生产单元组织零件族生产。成组技术的特点是生产要素成组化,即零件成组、机床成组、工艺成组、工装成组、工人成组。

从而可以用大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和专业化方法进行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采用成组技术,可以扩大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工序的生产批量,实现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简化生产管理,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废品率,提高工效;可以使企业适应多样化、多变性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成组技术,最早由苏联米特洛范诺夫提出,以后受到欧洲各国和日本的重视,我国在60年代初,开始学习并试行,后中断。1977年重新恢复研究试验工作,1980年初,制定出机床零件分类编码系统(JCBM)。

上一篇:ABC分析法 下一篇:看板管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