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消耗投入产出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简明经济百科辞典》第898页(613字)

分析、研究各部门、各产品之间劳动分工协作的一种科学手段。

建立劳动消耗投入产出模型有两种办法,一是调查每种实物产品的劳动消耗量,这种方法比较困难;二是在价值表的基础上建立投入产出模型,这种办法简便易行。

已知各部门的活劳动消耗量(按人一年计算)和总产值,可以计算单位产值所消耗的劳动,即I把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各行分别乘上相应部门的劳动消耗系数,把该表的第三象限改为活劳动消耗行向量,就是劳动消耗投入产出表,在它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按行有:i =1,2,…,n)

按列有:

=1,2,…,n)

式中,Hi为i部门用于积累的产品;Si为i部门用于消费的产品;)为i部门的活劳动消耗;LjA为j部门的全部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

这种模型的每列总计大于每行总计,原因在于劳动的二重性,每行所反映的是使用价值体现的具体劳动,在数量上等于一个部门的活劳动消耗;每列所反映的是产品价值体现的抽象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这种模型的缺点是,在换算成劳动消耗表时,受到价格背离价值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各个部门、各种产品的劳动消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