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行易说
书籍:中华民国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328页(219字)
孙中山对知与行关系的命题。
为破除“怯行”这一革命“心理之大敌”,针对传统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思想,孙中山于1918年在《孙文学说》中提出。认为“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人们不知亦能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但如不去行,则得不到知,故知比行难,行比知易。主张“行先知后”,“行以致知”,提出“其始则不知而行之,其继则行之而后知之,其终则因已知而更进于行。”
上一篇:和平救国军第二十四集团军
下一篇:中华民国史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