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黄包车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426页(247字)

人力车之吴语俗称。

1874年3月(同治十三年二月)由法国人米勒从日本引进中国。经法英租界当局准许,雇日本人在租界内营业,故初名东洋车。后因语言不畅,遂由中国车夫取而代之。车把长而前伸,拉时强用腕力,亦有腕车之称。

车轮木制,外镶铁圈,行时震响。民国后方以充气胶胎为车轮。为都市内十分普遍之交通工具。车夫多向车行租车,少数靠积蓄自备。

车夫多半生活贫困,常受洋人或富者欺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被淘汰。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于1956年被送进博物馆。

上一篇:黄世仲 下一篇:中华民国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