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67页(2900字)

指由主体产生而成为外在于主体的力量反过来控制、支配、统治主体。

异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黑格尔(Hegel)第一次明确运用的。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是卡尔·克思异化思想的直接来源。

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异化为自然界,自然界又产生人类,人类的主观精神异化出客观精神,这本身是一种对立面的否定过程。对黑格尔异化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在费尔巴哈(Feuerbach)那里就已开始。马克思采纳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立场,把讨论的场所从心理学转移到社会经济现实,把异化思想的改造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使在黑格尔那里还是神秘的、思辨的异化思想,立足并作用于对现实社会的科学研究。

马克思在其早期着作如《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使用过异化概念,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不仅广泛使用异化概念,而且以异化劳动概念为核心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按照马克思的规定,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工人和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异化也和宗教的异化一样。

在宗教方面,人类献给上帝的越多,留给自身的就越少;在劳动中,工人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力量越强大,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工人将其生命赋予产品,而这个产品作为一个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对工人的奴役也就越大、越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2)劳动过程的异化。

劳动的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因而,他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这种情况,同宗教极为相似。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心灵的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是不取决于他个人的,而是作为异己的神灵或魔鬼的活动。同样,工人在其本质活动劳动中感觉不到自己,而在非本质活动,即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包括吃、喝、性行为、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是自由的,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

(3)个人与类相异化。人是类存在物。异化劳动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既使类生活和个人生活异化,也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类特征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而异化则使这种活动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使人这种有意识的存在物把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从他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4)人同人的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这是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展开。

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与自己的本质相异化,是人与类本质相异化的具体形式。

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本身作为工人所处的那种关系和尺度来观察他人。这样一来,异化劳动就从人的自身与其产品、活动、类本质的关系,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关系。

从马克思所分析的异化劳动四个方面的内容来看,虽然马克思的用语带有很强的思辨性,具有明显的黑格尔式的思维特征,但与黑格尔的思辨方法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是以经济事实为依据和出发点的,他所考察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而作为这种关系的社会基础,乃是私有财产。为了克服异化,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将废除私有财产,以实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如上对于异化劳动入木三分的准确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仍受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仍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以致他所使用的异化劳动概念同他后来使用的旨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剩余价值概念有所偏差。这是一种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它降低了异化劳动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事实上,马克思的有些早期着作,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恰似磅礴而出的朝阳,光芒四射。由于是在最高的抽象层次上立论,一般不易发生偏差。与之比较而言,马克思后来的一些着作,由于多是偏重于在较低的抽象层次上论述一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倒难免出现某种程度的这样或那样的理论偏差。从科学范畴的抽象层次上看,异化劳动范畴不是对剩余价值范畴的偏差,而是对它的包容,剩余价值范畴不是对异化劳动范畴的取代,而是对它的阐释和应用。劳动和异化劳动范畴层次高于价值和剩余价值范畴层次。没有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抽象,便没有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抽象。

若以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经济为考察对象,其核心范畴当属异化劳动,其次才是剩余价值和其他更低层次上的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他的一些重要着作中,正是在最高的层次上把异化劳动作为核心概念广泛加以使用的。

比如,在《资本论》第1卷第13章分析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对工人的直接影响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产品具有的与工人相独立、相异化的形态,随着机器的发展成为完全的对立”(马克思,1867)。在第21章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时指出,工人在“进入过程以前,他自己的劳动就同他相异化而为资本家所占有,并入资本中了”,“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作资本,当作同他相异化的、统治他和剥削他的权利来生产。

在第23章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指出,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在《资本论》第3卷第五章分析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时指出,对资本家来说,不变资本的节约表现为一个和工人相异化、和工人绝对不相干的条件。

工人实际上把他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看成是一种和自己相异化的权力。在第15章分析资本权力随资本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时指出,资本表现为异化的、独立化了的社会权力与社会相对立。

概念内涵决定其外延。

既然马克思把异化劳动概念的内容严格限定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方面,那么异化劳动概念当然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至于一些人借用这一概念来概括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矛盾,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的,但必须对具体矛盾作具体分析和论证,笼统地用异化概念来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矛盾,看上去似乎颇尖锐,但并不深刻、准确,不如选用更为准确的概念加以表示。

参考文献:

刘永佶,1990,《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宋涛主编,《〈资本论〉辞典》,198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破产 下一篇: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