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经济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97页(2316字)

私营经济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生产资料归企业主私人所有,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形成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剥削关系的一种经济成份。

私营经济与通常所指的资本主义经济不是一个含义。私营经济系特指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保留的私人经济。

在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的私营经济成份已经微乎其微。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私营经济重新出现并得到较快的发展。

原因在于:第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产权关系的重大变化,为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我国广大农村,从1980年起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转移到农民家庭,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除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外,也基本上转让给各个农户,原有的社队企业,有的由私人承包租赁经营,有的也折价卖给农民。

于是,在农村中生产资料便普遍地归个人所有或占有。在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也普遍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制,承包人和租赁人取得了较多的收入,也积累了经营相当规模的企业的经验,在政策允许下,一部分人相继建立了以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者进行经营为特征的私营企业。

第二,全国城乡形成的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为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一方面,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和普遍就业的困难,使一部分劳动者自愿受雇于私营企业;另一方面,劳动力供过于求,又降低了劳动力的价格,使雇工经营显得更加有利。

这样,私营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便形成了。加之党和政府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大力发展公有经济之外的各种经济成份的方针政策,允许和鼓励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共同发展,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和权益,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以至于形成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吴宣恭,1994)。

到199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登记注册的有10.78万户,从业人员183.9万,户均雇工17人;注册资金123.3亿元,占全国工商企业注册资金总额的0.6%,户均11.4万元。在私营企业的行业分布上,工业占67.3%,建筑业占3%,交通运输业占1.2%,商业等占28.5%。

1991年,私营企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合计产值146.6亿元,占全国同类产品产值的0.44%;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的营业额为68亿元,占全国营业总额的0.74%;商品零售额为57.6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0.61%。从企业形式上看,独资企业60613户,占56.2%,户均注册资金8.7万元;合伙企业40552户,占37.6%,户均注册资金1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6678户,占6.2%,户均注册资金44.5万元。

在城乡分布上,农村的私营企业户数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其总数的58.1%和63%,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私营企业发展相对快些。私营企业在规模上差异较大,据调查,1991年注册资金超过100万元的私营企业有662户。

私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生产,活跃了市场,扩大了就业,有利于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对公有制经济发挥了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作用。

(1)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营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将分散的生产要素迅速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力,有利于扩大商品生产,活跃市场经济。在私营企业中,有的为国营、集体企业加工零部件,对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起到辅助作用;有的从事社会短缺产品的生产,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有的为国营、集体企业推销产品,促进了公有制企业的生产;还有一些私营企业积极从事科技开发,生产进口替代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2)丰富和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要。私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度高,应变能力强,能够及时生产经营,补充公有制经济在经营空间和时间、经营内容和方式方面的不足,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3)为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途径。

(4)促进市场竞争。私营企业没有铁饭碗,以灵活经营、优质服务、低消耗高效益求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显露出独特优势,对国有、集体企业深化改革,改进经营机制,增强活力,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5)有利于增加国家财力和发展地方经济。私营企业税收逐步增加。发展私营经济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启动器和突破口(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1995)。

私营经济还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发展下去。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及时注意和解决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认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有的管理体制不顺,放任自流。

总之,应当继续放宽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引导、监督及管理,使之更好地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侯孝国,1997,《转轨中的所有制结构运行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吴宣恭主编,1994,《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1995,《我国所有制结构变革的趋势和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