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29页(3567字)

如何将资源在现在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分配,在任何一种经济中都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这个选择问题不仅影响一个国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影响着子孙后代所能享有的生活水平。在可以利用的资源中,今天消费后的剩余就是储蓄,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

对个人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

1.储蓄的分类

就一个国家而言,一般将其储蓄分为两类: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后者有时又称为公共储蓄。政府储蓄一般来自预算盈余,即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政府在出现财政赤字时仍然可能有正的公共储蓄,因为在政府支出中常常有投资项目,这些投资项目反映的就是公共储蓄的使用。私人储蓄又可划分为公司储蓄和居民储蓄。公司储蓄来源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居民储蓄来自居民收入中消费后的剩余。

居民储蓄的一部分来自于非公司制企业(如私人企业、合伙制企业等)的储蓄。

2.储蓄行为的理论分析

在一个国家的总储蓄中,一般政府储蓄所占比重很小,有时甚至是负储蓄。因此在下面只分析私人储蓄行为。

(1)居民储蓄行为。所有有关居民储蓄的理论都力图解释以下三个可以观察到的事实:①在任一国家某一给定的时期,高收入居民的储蓄占其收入的比重一般高于低收入居民;②在某一国家较长的时期中,居民储蓄率大体保持不变,发达国家尤其如此;③不同的国家储蓄率也不同,但这种不同和收入水平并没有明确的关系。

四种有关储蓄的理论: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Keynesian absolute-income Hypothesis)。

这个理论认为,居民储蓄完全取决于居民的当期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收入减去税收加上得到的转移支付后的居民可用于个人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居民的储蓄倾向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的。这种储蓄——收入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S=a+sYD

其中S代表储蓄,YD代表当期可支配收入,a是一个常数且a<0,这个常数之所以设为负数,是因为一般认为在很低的收入水平下会出现负储蓄,s称为边际储蓄倾向且0<s<1,并且s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上升的。按照这个理论,在所有国家,储蓄率(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会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上升。

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数据基本上都不支持这个理论。普遍认为,这个假说充其量只能解释短期储蓄行为,而对于长期的储蓄行为它是不成立的。

对上面的三个事实它只可以解释第一个,但不能解释第二个和第三个。

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income Hypothesis)。

这个理论着眼于长期分析,在它的最简单形式中,该理论认为居民消费从而储蓄不仅取决于当期绝对收入水平,还取决于其相对收入水平(即人们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及历史上曾有过的最高收入水平)和过去的消费习惯。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Dusenberry)提出的杜森贝利假说(Dusenberry Hypothesis)是这个理论一个代表形式,它可以用一个简单数学模型表示为:

C1=a+(1-s)YD1+bCh

其中C1代表当期消费水平,YD1代表当期可支配收入,Ch代表以前的最高消费水平,0<s<1,0<b<1,因此按照相对收入假说的观点,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水平对其消费习惯的形成具有非常主要的作用,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不可逆性,从而消费也就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下调整,而难以向上调整,短期内尤其如此。消费的这种不可逆性就产生了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杜森贝利还利用相对收入假说说明了储蓄率的决定。

他认为,储蓄率取决于当期收入和当期收入与以前达到的最高收入之比,由于长期内储蓄倾向是大体稳定的,因而长期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并不大,储蓄率仅仅取决于经济周期中的短期因素。相对收入假说可以解释上面提到的三个事实。

持久收入假说。该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在计划自己的消费水平时,为使个人效用最大化,不是依据短期的实际收入,而是把消费和长期的持久收入联系起来。短期的可支配收入由于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人们的消费不会随它的波动而经常变动,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是经常性的,影响到持久收入水平预期时,才能影响消费水平。

因此可以把人们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收入(transitory income),指那些偶然性的、未预期到的临时性收入;另一部分是持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指消费者在现有财产水平和现在与未来收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在较长时期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水平。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1,而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却接近于0。

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可以把储蓄表示为:

S=a+b1×YP+b2×YT

其中S代表储蓄,a是一个常数,YP代表持久收入,YT代表暂时收入,b1是持久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b2是暂时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极端的观点认为b1=0,b2=1,即储蓄完全来自于暂时收入,而持久收入完全用于消费。

较切合实际的观点是0<b1<b2<1。持久收入假说有助于理解上面提到的三个事实。

它尤其能够说明长期中平均储蓄倾向的稳定性。

阶层理论(Class Theory)。该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N·卡尔德提出的。其观点是:不同的经济阶层的消费从而储蓄习惯是有极大的差别的,工人主要以劳动收入为生,与收入主要来自于资产(利润、利息和租金等)的资本家相比,储蓄倾向要小的多。这个假说可以表示为:

S=sw×L+sc×P

L代表劳动收入,P代表资产收入,sw是工人的劳动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sc是资本家的资产收入的边际储蓄倾向,0<sw<sc<1。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上面提到的第一个事实,因为各国的要素比例(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相对比例)不同,它也可以说明第三个事实。

以上四个理论都把收入,不管是当期、相对还是持久收入,作为储蓄行为的首要决定因素。事实上,对于总的私人储蓄行为来说,收入决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

许多经济学家指出了其他一些因素,如一国的人口结构(如年龄构成)和城乡居民比例等,对总储蓄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

(2)公司储蓄行为。与居民储蓄行为不同,关于公司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经济学家的意见很不一致。

在发达国家中,公司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约平均5%,占私人净储蓄的比重平均低于25%。

当然,不同的国家差别很大。公司储蓄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相对更小,主要原因是公司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很小。

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关公司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经济学家均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不过,能够得到的资料和经济理论表明:居民储蓄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储蓄的绝大部分,而居民储蓄的主要来源是来自非公司制企业的居民收入(M·吉利斯,D·H·泊肯斯,M·若默和D·R·司努哥拉斯,1992,P.285~286)。

参考文献:

M.Gillis,D.H.Perkins,M.Roemer and D.R.Snodgras,1992,Economics of Development,W.W.Norton & Company,New York London.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1997,《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R.Dornbusch,S.Fischer, 1994,Macroeconomics,McGrawHili,Inc.

梁小民,1993,《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