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效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39页(1757字)

棘轮是一种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而逆转受到阻止的的机械装置。

经济学中用“棘轮效应”这个概念描述那些变动方向具有不可逆特征的现象。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J.Duesenberry)在他提出的相对收入假说中,用这个概念描述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的抑制作用。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往往并非一种完全理性的计划,而是取决于消费习惯。

个人在收入最高时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便具有不可逆性,从而消费本身也就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却难以向下调整。因此,即使人们的收入在短期内暂时减少了,他们也要保持已经形成的消费习惯,利用过去的储蓄甚至于借债来进行消费,从而使消费水平的下降小于收入的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的这种不可逆性就是一种棘轮效应。因此,在经济衰退时,尽管收入水平出现了较大的下降,但消费的这种棘轮效应却会使得消费以较小的幅度下降,这就使上一次繁荣时期由于收入上升而引起的消费增加不会完全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总需求的减少,减少了经济衰退的程度。棘轮效应在经济衰退、萧条和复苏时期一直发生作用,直到经济达到繁荣,经济活动水平超过前一次繁荣时,这种作用才会消失,所以棘轮效应起到了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实际上棘轮效应的作用并不很明显。

有人在研究苏联式计划经济制度时,也用“棘轮效应”一词来描述这样一种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年度计划指标是根据上年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不断调整的,企业经理的报酬和计划完成情况挂钩,这样很可能会出现上年计划完成的很好,本年因计划上调使企业经理收入反而下降的现象,即好的工作表现反而受到了惩罚,因此,聪明的经理就会通过隐瞒生产能力来对付计划当局以保证自己的收入最大化。在中国,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鞭打快”(张维迎,1996,P.457)。

张宇燕用一个数学模型对此作了详细说明。该模型以“经济人”假设作为基本前提,假设企业经理们以报酬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计划当局通过指令性计划来管理企业生产,计划是根据前期的实际产量上调的(这一点是个关键,计划指标随着实际产量逐步上升体现了“棘轮”一词的本来含义),企业经理的报酬与计划的超额完成量成正比关系。那么该模型可以证明:以个人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经理,决不会最富有效率地工作以使一切资源得到有效配置(1992,P.242~248)。

这种情况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同样存在。

如,西方国家政府对垄断企业的价格管制就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企业的生产成本越低,价格就越低),企业内部员工的奖惩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张维迎,1996,P.457)。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中也研究了这种现象,张维迎通过一个动态激励机制模型分析了这个问题。

他指出,现实中激励机制设计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代理人业绩的评价标准,如果委托人以代理人过去的业绩作为评价标准,代理人就会意识到他的努力将提高标准,那么他努力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这里的评价标准随业绩上升而上升的现象,也是一种棘轮效应(1996,P.456~463)。

参考文献:

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宇燕,1992,《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1997,《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梁小民主编,1994,《经济学大辞典》,团结出版社。

M.Gillis,D.H.Perkins,M.Roemer and D.R.Snodgras,1992,Economics of Development,W.W.Norton & Company,New York London.

上一篇:二元经济结构 下一篇:工业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