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稳定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54页(1751字)
又称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指财政制度中存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自动调节机制,它能变动国民收入乘数,减少自发性支出的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
在一个无税或税收一次性总付的经济中,国民收入乘数等于1/(1-c),其中c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当按某一固定比例t征收所得税时,乘数就会降低到1/[1-c(1-t)],这两个乘数都是在假设利率水平不发生变动情况下得出的简单乘数。
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动支出的变化特别是投资支出的变化。自动支出的这种变化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发生更大的波动。如果政府财政制度中存在着自动稳定器,它就可以降低国民收入乘数,从而使产出波动幅度小于没有自动稳定器时的波动幅度。
据认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波动幅度平均远小于二战前的原因,就在于现代经济出现了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有两类。第一类是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一般是累进税,即税收收入的增长在比例上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累进税意味着当就业人数增多,国民收入增加时,政府税收不仅会自动上升,而且由于纳税人数增多以及许多人的收入进入了较高的纳税档次,其上升幅度还会大于国民收入上升幅度,这就降低了国民收入乘数,减缓了国民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
而当就业人数减少,国民收入下降时,政府税收会以更大的幅度下降,从而缩小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幅度,因此减少了总需求的下降,降低了国民收入的下降幅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衰退。税收制度的这种高度自动收缩性成为稳定经济和缓和经济波动的强有力因素。
另一类自动稳定器是政府的转移支付。
其中主要是失业救济金和社会福利支出。当失业率下降,收入水平上升时,这些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这就缩小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幅度,减缓了总需求的扩大。当失业率上升,收入水平下降时,这些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缩小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幅度,减弱了总需求的下降,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经济过热时抑制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时抑制衰退的作用。
政府收入和支出的这种自动变化都起到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不过相比较而言,政府收入自动变化的稳定作用大于支出自动变化的稳定作用。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美国,国民收入变化引起的税收的自动变化数量是支出自动变化数量的5倍(R·多恩布施和S·费希尔(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P.79)。
财政制度中存在的这种内在稳定器被作为抑制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但是它们只能起到减缓波动的作用,不足以维持充分的稳定性。保罗·A·萨缪尔森和威廉·D·诺德豪斯(1985,P.288)指出:“总之,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减少部分的经济波动,但不是百分之百的消除扰动,是否减少内在稳定器未能消除的余额以及怎样减少,依然是斟酌使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任务。”
R·多恩布施和S·费希尔(1994,P.453)指出,与斟酌使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相比,内在稳定器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即它没有内在时滞。内在时滞指政府从认识到经济出现问题到采取政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文献:
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Macroeconomics,McGraw-Hill,Inc.
高鸿业、吴易风,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85,《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