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经济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53页(3046字)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表明,只要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将自动达到均衡,既没有过度需求,也没有过度供给。

事实上,这种均衡理论是一种思维的产物,而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它的非现实性来源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的非现实性。因为即使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般也不存在类似“拍卖商”的角色(除了拍卖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之外);价格在短期之内具有刚性;价格传递信息需要成本;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并不等于有效供给,所以在既定的价格下,市场一般不会被出清;市场中的行为人不仅要接受价格信号,而且要接受数量信号;大量交易发生在非均衡价格上。非均衡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现代经济的现实是,即使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的非自愿失业、通货膨胀、资源闲置以及经济波动等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非均衡现象尤为严重,这说明非均衡经济是一种更贴近现实的结论。

非均衡理论就是试图分析和解释这种普遍存在的经济非均衡现象的。

非均衡概念最先出现在对经济的动态过程分析之中,希克斯1939年出版的《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的动态部分,通过引进计划、预期等概念,论述了经济如何从均衡走向非均衡。琼·罗宾逊夫人认为,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实质上是与均衡观的决裂。凯恩斯指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价格粘性的存在,使价格信号不能引导供求均衡,价格制度只能使经济走向非均衡而不是均衡。

这表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一种非均衡经济学。

非均衡学派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是在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提供相应的微观基础中发展起来的。

帕廷金(Patinkin)在1956年出版的《货币、利息和价格》一书中分析非自愿失业时,认识到非自愿失业是一种非均衡现象,必须在非均衡环境中考察失业问题,他研究了在非均衡环境中企业的产量决定和失业问题,探讨了商品市场的超额供给对劳动力市场超额供给的引发或称为溢出效应;哈恩(Hahn)和根岸(Negishi)研究了在未达到均衡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交易情况;克洛尔(Clower)对非均衡情况下的家庭行为进行了分析,首先指出了意愿供求和有效供求的差别,提出了在劳动力市场出现超额供给的非均衡情况下的双重决策规则,考察了市场非均衡下的数量约束,克洛尔的非均衡分析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提供了微观基础,使宏观经济现象与微观经济行为人的选择相一致。巴罗(Barro)和格罗斯曼(Grossman)综合了帕廷金和克洛尔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收入和就业的一般非均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但凯恩斯失业均衡可以得到说明,而且其他两种非瓦尔拉斯均衡:古典失业均衡和抑制性通货膨胀也能得到很好的描述。

70年代以后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贝纳西(Benassy)模型和德雷兹(Dreze)等模型上,贝纳西考察了市场非均衡条件下的配额均衡,建立了存在价格制定者条件下的非均衡模型,从市场非均衡出发研究宏观水平的非均衡问题;德雷兹建立了价格有限浮动条件下的均衡模型;林沃德(Malinvaud)研究了宏观非均衡的四种状态;科尔内(Kornai)和波兹(Portes)分别建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下的宏观非均衡模型(杨瑞,1994,P.5~6;袁志刚,1994,P.11~14)。

非均衡理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观点:(1)存在着非均衡的自愿交换。原因在于,并不存在拍卖商,众多的行为人构成分散的决策结构,行为人可能是定价者而不完全是价格接受者,即使在同一个市场上,行为人对同一种商品也可能喊出不同的价格;市场交易不仅受到价格条件的制约,而且受到数量条件的制约,行为人的需求和供给不是均衡条件下的意愿需求和意愿供给,而是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在交换中,总有些意愿需求或意愿供给不能实现,因而经济是非瓦尔拉斯均衡的。(2)信息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经济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信息是不完备的,信息搜集需要时间和成本,所以价格调整不可能是迅速的。信息的不完备就意味着非均衡状态。(3)认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刚性。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备、企业需求的不完全弹性等原因,包括工资率在内的价格在短期内具有刚性。当价格不再能对供求变动做出瞬时反应时,价格机制的运转能自动使市场出清的假说也就难以成立了。(4)重视数量信号的作用。这是所有非均衡学派代表人物的共同特征。这一原理说明:任何一个市场上的数量信号都会制约、调整和修正同一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

(5)提出了数量调整的思想。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信息成本的存在,瞬时价格调整不适宜于大多数市场,行为人对需求变动的理性反应可能是调整数量而不是立即调整价格,即在短期内数量调整比价格调整的速度更快。

(6)分析了非均衡的溢出效应。研究了一个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如商品市场的意愿需求小于意愿供给时,就会使劳动力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劳动需求不再仅仅是实际工资和价格水平的函数。

(7)注意到了存量调节的意义。非均衡理论强调数量信号的作用,而存量水平就是重要的数量信号。

存量不仅影响预期,而且影响有效需求和供给。只要存在着非均衡,存量调整就会发生作用。

(8)重视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9)分析了经济运行中的时滞结构。认为时滞的存在加剧了经济中的非均衡。指出造成时滞的基本原因,有技术的、心理的和制度的因素。

(10)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宏观经济现象(杨瑞龙,1994,P.6)。

非均衡概念的提出和非均衡理论的分析方法和观点,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使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

但是非均衡理论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不过,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非均衡是一个远比均衡概念丰富,更为贴近现实的观念。

非均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引起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杨瑞龙,1994,《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袁志刚,1994,《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上海三联书店。

厉以宁,1991,《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

樊纲、张曙光等,1994,《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

张守一、葛新权,1995,《中国宏观经济——理论·模型·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让-帕斯卡尔·贝纳西,1994,《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平主编,1993,《中国市场经济全书》,华夏出版社。

厉以宁主编,1994,《市场经济大辞典》,新华出版社。

梁小民主编,1994,《经济学大辞典》,团结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