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65页(2730字)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因而改变了基础货币量,进而改变货币供给或市场利率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它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最常使用的也是最灵活的政策工具。政府债券指由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和长期政府债券等到期偿还本金并在发行后至到期前按固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借款凭证。政府有通过税收取得收入的能力,这是它发行债券的保证。和其他证券相比,政府债券风险很小,持有者总是有利可图。

它的购买者主要是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大商行以及债券经纪人等。

公开市场业务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金融势力,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

(2)必须具有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并且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3)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必须有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基础,否则公开市场业务无从发挥作用。再则还要有贴现率政策,当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影响利率水平时,就必须相应变更贴现率以使其与市场利率相适应。

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项最灵活的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样,公开市场业务也是逆对经济风向行事的,它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量来影响货币供给量或利率水平,以保证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它的运作程序大致为:当中央银行(或其他货币当局)通过研究认为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趋势时,将在公开市场业务上用自己开的支票从银行、公司或个人手中购入政府债券,这样就增加了基础货币量,由于债券出售者获得支票后处理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方式的基础货币。这些增加的基础货币将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机制及公众的货币需求行为使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实现倍数扩张,由此增加了货币供给。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可以相当精确地控制基础货币的增加数量,但整个经济中最终增加的货币供给却既不能准确控制,也不能准确测度。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利率水平:首先,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时,往往会使债券价格上升,而债券价格的上升就意味着实际利率的下降。其次,货币供给的增加也将使利率下降。公开市场销售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和公开市场购买产生的结果相反,它会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利率水平上升。至于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影响货币供给直接影响总支出,还是通过影响利率水平间接影响总支出,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有相当大的争议。但普遍承认;至少在短期,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改变实际产出。不过,尽管可以确知影响的方向,但货币供给和利率变化的数量以及最终的政策效果都难以准确控制和预测。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政府债券主要以短期国库券为主。

究其原因在于防止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影响过大。

以美国为例,由于其国库券市场极其庞大,能够大量进行买卖而不至于对国库券价格产生太大的影响,而政府长期债券则不同,一笔相同数量的买卖对长期债券价格的影响将很大。

这会使政府长期债券持有人的收益产生很大的波动,增加持有它的风险,从而不利于政府长期债券的买卖,影响资本市场效率(托斯·迈耶、詹姆斯·S·杜森贝、罗伯特·Z·阿利伯,1984,P.486)。

虽然公开市场业务的原则是逆对经济风向行事,但实际上大部分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和性的而不是机动性的。

中和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保持储备不变,以稳定货币供给量和货币市场,这时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在于抵消市场因素(如商业票据或货币持有量变化)波动对储备的影响,这种影响尽管短暂,却往往很大。因此中央银行应通过主动行动予以抵消以防止这些影响引起过大的经济波动。这些中和性的公开市场操作一般是通过购买时的回购协议和出售时的“逆回购协议”来实现的。通过回购协议和逆回购协议,保证了这些公开市场操作只会在短期内影响储备。

而不久这些交易就会逆转(托马斯·迈耶、詹姆斯·S·杜森贝、罗伯特·Z·阿利伯,1984,P.484~485)。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在于:(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足额的政府债券,准确地控制准备金规模,进而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这一点是贴现率政策无法达到的。(2)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3)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贴现率政策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起到鼓励和劝阻的作用,无法准确控制有关数量。

(4)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都可以灵活安排。这使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连续的准确的微调,而不会像变动准备金率那样,对经济产生强烈震动。

除在证券市场上外,中央银行还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这往往是为了稳定或调整汇率。

有时还可能分别在证券市场上和外汇市场上进行相反方向的公开市场操作,目的在于既实现对汇率的影响又抵消对银行储备或其他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这种操作称之为消毒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P.627~628)。

许多国家由于没有充分发展的证券市场,尤其是庞大的国库券市场而不能有效地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不具备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

参考文献:

黄达主编,1992,《货币银行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高鸿业,吴易风,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托马斯·迈耶、詹姆斯·S·杜森贝、罗伯特·Z·阿利伯,1984,《货币,银行与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85,《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J·L·汉森,1983,《货币理论和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

R.Dornbusch and S.Fischer,1994,Macroeconomics,McGraw-Hill,Inc.

上一篇:准备金 下一篇:财政政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