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94页(2725字)

又称货币错觉。

是指人们没有把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加以区分,只注重货币的名义价值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现象。当存在货币幻觉时,货币往往是非中性的,货币量的变动可以对储蓄、消费、投资等变量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引起产量、就业量和收入的变化。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当物价和工资作等量上升时,尽管实际工资不变,工人也会感到满意而增加其劳动力的供给;消费者也会提高其实际消费水平。由此将出现刺激投资、扩大产量和增加收入的效应,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如果不存在货币幻觉,人们将完全根据实际变量的变动而采取行动。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否存在货币幻觉,是判断货币是否中性,货币政策及其货币量变化后对实质经济影响力大小的重要依据。

货币幻觉一词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货币的购买力》(1922)和《货币幻觉》(1928)两篇文献中提出并加以阐释。费雪把公众未能察觉到美元的实际价值已经发生增减变化的现象称作货币幻觉。

费雪认为,货币幻觉的存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繁荣时期,由于通货膨胀使货币的名义价值上升,价格提高后刺激了投资需求并使工商企业借款需求加大,导致名义利率上升,贷款者则因名义利率上升而增加储蓄和贷款供给,供求双方均未注意由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使货币实际价值和实际利率不仅没有能提高反而下降的情况,导致供求远离经济均衡点,其结果将引发危机。

自费雪后,西方经济学家在是否存在货币幻觉的问题上的认识有较大分歧。大致可归结为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货币幻觉。

例如凯恩斯(J.M.Keynes)把货币幻觉与心理预期联系起来,认为由于人们存在着无理性的心理预期,容易产生货币幻觉,此时,劳动力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名义工资率,但劳动力的需求则取决于实际工资率,因此,当通货膨胀和“有效需求增加时,就业量亦增加,但实际工资率则比现行还低,或至多相等”(凯恩斯,1936,P.249)。一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也从存在货币幻觉的命题出发,强调货币和货币政策可以作用于真实变量,认为政府可以利用人们的货币幻觉,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增减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

费尔德斯坦(M.Feldstein)则对税收中存在的货币幻觉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现行税率的课税以及存货估价和计算折旧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率,使通货膨胀能够扭曲资本的税后成本。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货币幻觉。

例如帕廷金(D.Patinkin)、豪伊特(P.Howitt)假定经济行为者都是有理性的,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真实余额效应,他们会认识到,货币和所有价格成比例地变化,将使货币购买力从而也使货币提供的服务不变,因此其效用函数(U)呈零次齐次性,即他们不受货币幻觉的影响。合理预期学派的卢卡斯(R.Lucas)、格萨迪(W.Gesadi)等人则从人们能够作出合理预期的命题出发,否认存在货币幻觉。

他们认为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公众可以充分掌握所需的一切信息,在周密思考和判断的基础上形成合理预期,并据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名义变量的变动不影响人们的预期和行为,从而对实际变量不发生作用。因此,只要存在合理预期,就不会出现货币幻觉,货币就是中性的,货币当局只能影响名义变量而不能影响实际变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货币幻觉在短期内是存在的,但在长期中不存在。

例如弗里德曼(M.Friedman)采用适应性预期的概念来分析货币幻觉。他认为公众可能因缺乏足够的信息和相关知识,或缺乏严密的思考和理性判断,所作的预期往往欠准确,但他们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会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能适应现实,因此,货币幻觉存在于短期而不存在于长期,从而使各种政策措施在短期和长期内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政策效应,他的自然失业率假说和对菲力普斯曲线所作的变异分析以及通货膨胀的时滞效应理论中贯穿了这一观点。

一般来说,经济主体是否存在货币幻觉,其行为是否受货币幻觉的影响,与预期的合理性直接相关,而预期的合理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否及时并充分获得所需信息;二是综合认知判断能力。

预期的普遍合理性与货币幻觉有反函数关系。若公众的预期普遍不合理,就会普遍发生货币幻觉,持续的时间亦较长;若适应性预期占主导,货币幻觉只能在短期内存在,程度亦较轻;若能够普遍作出合理预期,就不会存在货币幻觉,甚至在短期内也不会出现。

货币幻觉的存在与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它可以说明货币对于实质经济运行的影响力和货币政策作用力究竟有否或有多大的问题。因为货币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货币量的变化,而货币量变化后直接影响的是名义变量,此时,是否存在货币幻觉就是其发挥影响力和作用力的关键。

如果人们的预期无理性而出现货币幻觉,名义变量变动后就会改变人们的预期及行为,从而引起真实变量的变化,那么货币就不是中性的,是可以对实质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当局就可以利用人们的货币幻觉,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改变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的距离,引导人们的预期及行为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但若人们存在合理预期而不出现货币幻觉,名义变量的变化就不能影响真实变量,货币就是中性的,货币政策也因不能左右人们的预期和行为而失效;若因适应性预期而在短期内发生货币幻觉或部分货币幻觉时,货币政策的效力就是有限的,往往只能在短期内有效或产生部分作用,因此,不能高估政策效力。

参考文献:

罗志如、范家骧等,1989,《当代西方经济学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顾海良等编译,1991,《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

凯恩斯,198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弗里德曼,1982,《货币和通货膨胀》,《世界经济译丛》第1期。

D·格林沃尔德,1981,《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

上一篇:超经济强制 下一篇:管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