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09页(2772字)

程序化决策是指,组织在对一些例行问题进行决策时,可使决策程序化到订出一套固定处理程序,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可按此程序例行处理,无需每次都要建立目标制定方案进行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组织在对一些例外问题进行决策时,决策可非程序化到使它们表现为新颖、无结构、具不寻常影响的程度,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只能采取“现裁现做”的方法,针对每一问题都要重新建立目标制定方案进行决策。

例行问题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例如,在企业管理中经常面临的产品质量、设备故障、供货方违约、员工违纪等方面的问题。

例外问题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组织结构变革、调整投资方向、开发新产品、打入新市场、重要人员任免等问题。

处理例行问题一般有先例可循,有政策和法规可依,处理例外问题往往无先例可循,无固定模式,需要创新。管理学家正是从这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出发,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西蒙(H.A.Simon)指出,“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再重新处理它们。而为什么程序化决策趋向重复性和反复性?其道理很明显,假如某特定问题反复出现多次,那么人们就会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解决它们。

你在组织中会遇到大量的程序化决策的例子,比如为普通顾客的定单标价,为患病雇员核定工资,记录办公用品之供应情况,等等。决策可非程序化到使它们表现为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的程序。处理这些问题没有灵丹妙药,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因为其确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因为复杂;或因为其十分重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某家公司决定在以前没有经营过的国家里建立营业的决策,就是非程序化决策的一个极佳例证(西蒙,1982,P.38~39)。

孔茨(Harold Koonts)认为,程序化决策“可以用来解决结构性的,或者说日常问题。车床工人都有操作说明书和各种规则,这些说明书和规则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他们生产的那部分产品是可以接收的,在什么时候必须废弃那部分产品,又在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加工它。……这类决策是为了日常的和不断重复的工作,主要依靠先前制订的标准。

你不妨说,这是由先例制定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一种非重复性质的,非结构性的,异乎寻常的和没有限定的情况而使用的。这方面例子很多,苹果计算机公司引进日本麦辛托西(Macintosh)计算机,日本奥迪开发四轮客车和柯达营销一种小型录像机。

实际上,策略性决策一般都是非程序化决策,需要决策者作出主观判断。”(孔茨,1993,P.170~177)。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主管人员几乎整天陷入各种看似是处理例行问题的决策之中,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重要原因即是许多管理问题包含的多种特征,某些例行问题均包含不同程度的例外因素。当然,例外问题中同样也包含着不同程度的例行因素。正因为如此,西蒙指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并非真正截然不同的两类决策,而是像一个光谱一样的连续统一体:其一端为高度程序化的决策,而另一端为高度非程序化的决策。我们沿着这个光谱式的统一体可以找到不同灰色梯度的各种决策,而我采用程序化和非程序化两个词也只是用来作为光谱的黑色频段与白色频段的标志而已。

”(西蒙,1982,P.39)。孔茨也指出:“大多数决策既不是完全程序化的,也并不是完全非程序化的,而是两者的结合体……非程序化决策多数是由上层主管人员制定的,因为上层主管人员必须处理非结构性的问题,下层组织的问题往往是属于日常的和良好结构性的问题,需要主管人员或非主管人员拥有较少决策自主权。”(孔茨,1993,P.171)。西蒙认为,区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在解决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时所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因此,相应地,这些技术可分为程序化决策的制定技术和非程序化决策制定的技术。由于管理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决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决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而,这些技术又可分为传统的技术和现代的技术。

所以,制定决策的技术可分为四类: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非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是习惯。与习惯紧密相关的是标准操作规程,它是一种以正式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的程序,而非像习惯一样记录在人们的头脑中。另外,在标准操作规程之上的特定的组织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对决策制定程序和方法的不完全记述说明,因为组织结构规定了一套关于组织中哪些成员对哪些决策负责的体制。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主要是由经验、洞察力和直觉所决定的判断,以及为解决重大问题而需要的创造力。为提高非程序化决策的水平,传统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专业培训方式和有计划地进行实际体验方式(如职业轮换)。

在本世纪上半叶开始的科学管理运动,使得决策技术发生了一场革命。程序化决策的现代技术主要是随二次大战军事需要应运而生的“运筹学”,它为管理决策带来了一种“系统方法”,“系统看问题”的新观点,它借助于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博弈论、排队论和概率论等诸多数学工具,进行最优决策。计算机的出现,使大量的数学计算过程简化和自动化,使原来属于员工工作范围的那些常规的程序化决策制定的数据处理只借助于一个程序的设计和应用便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使得程序化决策的领域在迅速增大,它已触及到中层管理决策(如生产领域和库存领域中),并有逐步扩大之势,以致于非程序化决策制定过程正在经历一场革命,那些以前被认为是中层和高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人类思维模拟作出。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应用于非程序化决策之中,未来它对管理领域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西蒙,1982,《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孔茨,1993,《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西蒙,1988,《管理行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文士,1994,《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国辉等,1997,《企业管理原理》,中国物价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