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00页(5352字)

厂商理论(或称企业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一般被称为传统厂商理论,现代厂商理论指后两种厂商理论。

传统厂商理论,主要考察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时的行为,尤其是有关价格和产量的决策行为。

新古典经济学对厂商行为的分析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

在“经济人”模型中,厂商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全面的理性,并掌握完全的信息,所以,在任何经济活动中都必须追求最优化行为。传统厂商理论即从全面理性和追求最优假定出发所得出的厂商追求利润最大的厂商效用函数理论。

从边际效用学派到歇尔(Marshall,A)他们对厂商行为的研究都是以上述假定为前提,探寻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如何确定其价格和产量的。新古典厂商理论认为,厂商实际决策行为准则是边际原理,即边际成本(MC)等于边际收益(MR),厂商是在MC和MR曲线的交点上所确定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条件下,获取短期最大利润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边际效用学派和马歇尔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托拉斯、卡特尔等大型垄断组织纷纷出现,市场中的垄断因素日益加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Chamberlin,E.H.)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Robinson,J.)于1933年分别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厂商理论,弥补了以前厂商理论的不足,使厂商理论更接近客观的经济实际。

但是,在厂商被看作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假定这一点上,他们都是一致的。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市场交易的理论,其重点是价格在平衡供求关系中的作用。

对厂商行为作上述假定可以使对价格的研究更加简便,但同时这些假定也导致传统厂商理论对厂商本身研究的空缺。因此,在传统厂商理论中,厂商本身是一个“黑箱”。

霍尔(Hall)和希契(Hitch)从实证角度最早对最优化模型厂商理论提出批评。

1939年,他们选择38家管理精良的英国厂商进行了实际考察,结果发现厂商的实际行为与最优化模型相去甚远,厂商并非按照MC=MR的原则,而是采用完全成本(即平均成平)原则来确定价格,实际上,厂商由于无法知道自己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因而无法采用MC=MR的定价原则。厂商既缺乏完全的信息,又不具备准确计算能力,他们不可能实现最优化目标。为矫正“完全理性”假设的不足,西蒙(Simon,1955,1959,1979)提出了“有限理性”的理论。

虽然新古典的最优化模型理论受到了挑战,但弗里德曼(Friedman,1953)和马克卢普(Machlup,1967)仍维护边际原理。他们强调厂商对其MC和MR所具有的信心,而不是它们的客观数据,成本和效益决定了厂商的信心和预期。弗里德曼和马克卢普认为,在一个竞争性社会里,厂商必须寻求最大化才能生存下去,这事实上将MC和MR看成是主观评价了。

现代厂商理论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科斯(Coase,1937)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对现代厂商理论的建立有直接的影响。在这篇经典性的论文里,科斯批评了传统厂商理论假定条件的不现实性,并阐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

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手段。企业的存在可以将一部分市场交易变为企业内交易。在企业内,交易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而是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的。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权威关系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节约交易费用。科斯的理论开创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先河。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不完全信息概念引入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研究,厂商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为信息的获取和分配与厂商经营业绩有密切关系,信息研究进入厂商理论使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

现代经济学对企业的看法是以自由“契约”为基础的,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这种理论认为:现代分工与生产专业化必然导致个人对信息掌握的差别。由于人们之间利益相互冲突,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经济组织形式,以协调经济活动,取得高效率。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人们经济活动的组织,只能在平等基础上,以自愿的契约形式来完成,企业的基础是多方的契约,而决定契约形式的核心是信息的分配。这种新的厂商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在科斯之后,阿尔香和德姆塞茨(.Alchian,Demsets,1972)、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1980)、克莱因(Klein, 1978),张五常(Cheung,1983),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等人又从不同侧面发展了这一理论。

张五常认为,企业与市场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企业并非要取代市场,而只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与市场交易对象是商品所不同的是,企业的交易对象是生产要素。

市场交易中存在机会主义,企业内交易中也存在机会主义。为此,阿尔香和德姆塞茨提出激励-监督问题。

他们认为,企业是一个团队,在联合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参加者都企图“搭便车”,因此需要监督,为了使监督人不偷懒,需要有激励,就必须把企业和剩余收入给他,这个获取剩余收入的监督人就是企业家。

威廉姆森、克莱因、格罗斯曼和哈特等人从另一个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威廉姆森和克莱因认为,企业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当合约不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在这里,“资产专用性”及其相关的机会主义被看作是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格罗斯曼和哈特等构建了一个所有权结构的模型,并对剩余索取权与剩余的控制权进行了区分,同时又将所有权与剩余权利的购买等同起来,分析了剩余权利交易对激励的影响。

委托-代理理论是70年代以来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对这一理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有,斯宾塞和泽克海森(Spence,Zeckhavser,1971)、罗斯(Ross,1973)、米尔利斯(Mirrlees,1974,1976)、格罗斯曼和哈特(1983)等。

委托-代理理论深化了经济学家对资本家、管理者、工人之间内在关系以及更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的理解。

在这一理论中,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契约安排被看作是外生的,它着重讨论的是如何解释委托者通过设计一项更有激励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代理者的目的。

委托-代理理论的结论都来源于正式的模型,因此,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对于其理论结论有重要约束作用。

属于行为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包括企业的经理理论和企业家理论。

经理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由贝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1932)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由于股份公司中股权的日益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经理手中,而所有者不过是资金提供者而已。这就是着名的“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假说。

到50年代后期,关于经理理论的模型开始流行起来,其中最着名的有,鲍莫尔(Baumol,1959)、马里斯(Marris,1964)和威廉姆森(1964)提出的模型。

在经理阶层主导企业前提下,鲍莫尔认为,经理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马里斯认为经理是在最小股票价值约束条件下谋求增长最大化;威廉姆森则认为,管理者是在利润约束条件下谋求效用函数最大化。这些模型是从经济行为偏好角度研究企业家的性质。企业家理论则将企业看作为一种价格化的产物,是企业家创立了企业,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的存在。

奈特(Knight)、彼特(Schumpeter)、卡森(Casson)对这一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罗志如等,1989,《当代西方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维迎,1995,《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斯,1994,“企业的性质”,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

Alchian,Armen and Demsetz,Harold,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2.

Baumol,1959,Business Bahavior,Value and Growth,New York:Macmillan.

Casson,1982,The Entrepreneur:An Economic Theory,Martin Robertson,Oxford.

Cheung,Steven N.S.,1983,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hatv and Economics,26(1).

Grossman,Sanford J.and Oliver Hart,1983,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 Agent Problem,Econometnca.(51).

Grossman,Sanford and Hart,1986,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

Klein,Crawford and Alchian,1978,Vertical Integration,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1.

Marris,1964,The Ecomonic Theory of Managerial Capitalism,London:Macmillan.

Mirrlees,1974,Notes on Welfare Economics,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in Essays on Economic Behavior Under Uncertainty,Balch,McFadden and Wu,eds,Amsterdam;North Holland.

Mirrlees,1976,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Lncentives and Authority within an Organization,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

Ross,Stephen,1977,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Incentive Signalling Approach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8.

Schumpeter,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 and Zeckhavser,1971,Insurance Information,and Individual A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1 No.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