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原基准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68页(2028字)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是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转换,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诞生的。在构筑这一理论体系的经济学家群体中,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是最着名代表人物之一。在本世纪50年代,为了规划日本的产业结构,他明确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依据(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被人们称之为“筱原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即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人均国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某一产品需求的变化。某社会产品的收入弹性=需求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收入弹性大于1的,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更快;收入弹性小于1的,说明随着收入增加,需求相对减少。那么,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收入弹性高的产品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选择这类产业加以扶持,符合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收入弹性基准的政策含义是十分清楚的:政府应当重点支持那些社会需求量大,能够提供更多国民收入的产业。

收入弹性基准是从需求角度提出的面向市场的选择基准。

生产率上升基准,亦称比较生产率基准,即以生产率上升较快作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在一定时期,各个产业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存在很大差异。

生产率提高较快的产业,生产成本下降,利润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亦会不断提高。生产率上升基准的政策含义也是十分清楚的,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应选择那些代表先进技术、有效率与效益的产业。生产率上升基准是从供给的角度立足于市场的选择基准。

筱原基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为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理论根据。筱原基准提出以后,很快为日本政府采纳,并成为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基调。为日本经济战后高速增长提供了最初动因的“倾斜生产方式”也在这个背景下问世了。

但是,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包括筱原基准在内的一系列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在政策实践中是失效的(周振华,1991)。其根据是日本在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在政策实践中并没有用财政援助和税收优惠来扶植符合“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的大多数新兴产业。

60年代初的缝纫机、照相机、摩托车、半导体等产业,以至60年代后半期的彩电、录音机、台式电子计算机、机床、纤维机械、通讯机械等产业,都是在没有政府扶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与此相反,那些显然不符合“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的传统产业和薄弱产业,则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护。

其中,对农业给予极为优惠的补助与保护,对于已经失去竞争力的煤炭工业发放了大量补助金,甚至对苦于结构性萧条的纤维工业和海运业也采取了保护和资助措施。实际上,符合“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基准的产业都是有生命力的产业。

而如果某种产业其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很高,并且它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也很大,那么,一般这种产业就能够独立发展下去。仅从这一点来看,就不存在必须从政策上对这些产业提供优惠的理由(小宫隆太郎,1988年)。所以,以筱原基准为根据的日本产业结构政策更多地发挥的是诱导作用,实际的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主要是靠市场力量本身的作用来完成的。

显然,这是有条件的。

它要求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发育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对市场信号能做出恰如其分反映的市场主体等。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筱原基准的政策含义本质上是与“产业关联基准”一致的,即先进产业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具有带动效应。

中国正在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一方面不能把选择主导主业使命完全交给市场,使其在不同部门的竞争中自发产生,而需要加以引导和调节;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无必要,也没有可能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主导产业作用突出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主导产业选择的政策意义明确以后,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能对政策意图做出理性反映的市场主体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理的产业组织。在这个意义上,筱原基准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筱原三代平,1976,《产业结构论》(日本语),筑摩书房。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199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小宫泽太郎等编,1988,《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周振华,1991,《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