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

书籍:政治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28 12:36:45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44页(2871字)

泡沫经济也有人称为“泡沫状态”,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以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为特征的经济现象,表现为金融资产的变动脱离了实体经济,其实质是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同意把泡沫经济看作是一种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偏离状态。通俗一点说,泡沫经济或泡沫状态就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

这些人一般只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不感兴趣。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通常“繁荣”的时间要比泡沫状态长些,价格、生产和利润的上升也比较温和一些,以后也许接着就是以暴跌(或恐慌)形式出现的危机。

尽管人们对泡沫经济这一现象仍有不少争议,但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恶性经济现象,它确实存在。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市场经济时代,“泡沫经济”就与人类形影相随。从17世纪30年代荷兰的“郁金香疯狂”到目前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及世界金融投机狂潮,它已经困扰了人类三百多年。

8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英国、芬兰以及墨西哥,都因“泡沫”破灭而产生过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机,如1982年世界主要金市每盎司黄金价格陡升至850美元,接着又暴跌至350美元;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大动荡;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俄罗斯的“MM风波”、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印度金融诈骗案、台湾陷入金钱游戏的陷阱、中国“327”国债风波等等。但“泡沫经济”导致全局性金融危机的“经典之作”却发生在日本。近些年来,日本金融产业危机四伏,对日本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金融造成极大的冲击。究其根源,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泡沫经济时期金融机构形成的大量不良债权。

在“泡沫”膨胀时,日本金融机构以股票投资及房地产贷款或投资为主要资产的价格脱离其价值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而“泡沫”破灭时,资产价格迅速回落,甚至低于其实际价值,在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一方以隐形收益(账面价值与市价之差)的形式增减;而负债一方即使资产价格下跌,也仍以原数额保留下来,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的失衡,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泡沫经济现象的存在及其屡屡发生,对理性预期理论造成极大的冲击。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价格是在可能得到的信息范围之内,由参加市场交易的成员使用适合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的标准经济模型而形成的。照这样说,他们认为市场价格不可能脱离根本的价值,除非是信息完全错了。

这种理论文献所用的假设是市场上只有一种思想、一个目的,可是从历史上观察,参加市场交易的人往往受各种不同的目的所驱使,他们带着不同的本钱和信息进行买卖,而且往前考虑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早期的铁路投资中,最初投资者是那些在筑路权方面做生意的人,他们想从这里捞一笔钱去办别的事情;接着就来了第二批投资者,他们关心的是经营铁路能赚多少利润;还有第三批人,他们是一些投机分子,看到铁路股票在涨价,就借钱买进,或者支付其最初购买费用,把它整个盘进,他们并不想完成这笔买卖,只想转手再卖出去赚一笔利润。

进一步考察可以看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对每个人并非是完全对称的,经济人对未来的预期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非合理性泡沫经济往往成为常态。对于这种非合理性泡沫经济的形成,用数学模型来表达是困难的,但可以借助于对投机者的心理分析来解释其形成的内在动因。

(布兰查德·沃森,1982)。

其一,投机者的“动物精神”(非理性冲动)是形成市场不确定性的根源。其二,风险市场投资中存在着“集体无意识”现象,即投机者在某一时刻忽然对价格保持同质预期,如果此预期为看涨预期,则泡沫极度膨胀;反之,则缩减直至崩溃。其三,预期与不确定性呈正相关关系,且预期往往具有粘性,这使非合理性泡沫经济具有更大的惯性和破坏力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泡沫状态一般与投机行为相联系,但其投机现象却随不同的时间而异,且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可以是普通商品或房地产投资,也可以是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或金融衍生工具(期货、期权、掉期等),甚至可以是古董、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对发展中国家的银团贷款等等。当然,在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或地区,投机活动经常又集中在某一领域的少数几种商品上。

对泡沫经济的研究,我们最早可以从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对虚拟资本和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论述中看到泡沫经济理论的萌芽。本世纪60年代,美国金融学家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即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存量与实物资产存量之比),运用这项指标可以大致反映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含量,也能从某一侧面反映泡沫化程度。1980年,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符号经济的概念,并指出符号经济已逐渐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飞轮,并且大体上与实体经济有分离的趋势。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林顿则从物质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当代世界接连不断的金融投机狂潮,并预言,近期内世界金融体系将在泡沫经济的冲击下趋于崩溃。林顿指出,在目前每天的金融交易中,只有2%与物质经济相关。由于投机而推动的金融资产问题的膨胀,与物质经济的相对萎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脆弱的倒金字塔经济结构,将使世界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灾难。看来林顿的预言并非危言耸听,近年来世界上一连串的泡沫经济案例和金融危机已部分地证实了他的预言。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近年来股票、国债等有价证券投机、房地产投机现象甚烈,“泡沫经济”事件接连发生,如1992~1993年间出现的房地产“泡沫”;1995年发生的“327”国债期货违规事件及同年证券回购“泡沫”的产生;近年来沪深两地股市的投机过剩,恶性违规炒作,股价暴涨暴跌等。我国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居高不下且有增长趋势,其中“泡沫经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防范泡沫经济引发我国的金融危机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1986,《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彼得·德鲁克,1988。

《管理的前沿》,企业管理出版社。

布兰查德·沃森,1982,《在经济金融结构危机中的泡沫、理性预期和金融市场》,英文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