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性心绞痛
书籍:心脏病学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8页(608字)
亦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cular spasm angina pectoris),Prinzmetal心绞痛(Prinzmetal angina pectoris)。
1959年由Prinzmetal首先描述。系发生于休息时,有时可为运动所缓解的心绞痛。临床特点是①心绞痛发作出现于休息时,与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无关;②疼痛程度较一般心绞痛为重,用硝酸甘油和(或)心痛定可缓解;③有周期性发作之特点,常在每天某一相同时间发作,特别好发于清晨醒来时;④发作时心电图示S-T段抬高,少数可有短暂的Q波,但不伴心肌酶学改变,原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者,此时可有“假改善”,可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少数可引起心脏性猝死,发作缓解后S-T段也同时恢复;⑤以后如发生心肌梗塞,梗塞部位多与S-T段抬高的导联一致。大多数变异性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伴有痉挛发作,约15%的病例纯系痉挛所致。
后者冠状动脉造影并无阻塞病变。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病机理以往多认为与植物神经有关,近年发现与体液内氢离子、钙离子的浓度改变有关,这种改变可促进冠状动脉壁肌纤维中的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降低,从而引起痉挛。药物治疗可选用硝酸甘油或(和)心痛定治疗,预防发作时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对于有冠状动脉严重阻塞伴有痉挛的病人可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仅有痉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则不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