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96页(555字)

由于室内传导组织的4位相自动除极化,使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缓慢传导或生理性传导阻滞引起的室内差异性传导。

这种差异性传导主要发生在长的心室周期后即动作电位4位相,故有人又将其称为4相差异性传导(fourth phasic aberrant conduction)。由于它一般在缓慢心律中发生,故一般为慢频率依赖的。确切的发生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①起源于交界区的冲动,沿着一条特殊的径路下传,因而使一侧心室较另一侧心室提早激动,由于两侧心室激动顺序不同,致使QRS波群形态发生改变;②交界性激动部分或全部通过Mahaim束传导,引起部分心室预先除极,产生畸形的交界性QRST波群;③冲动起源于某侧束支或分支近端,引起两侧束支非同步传导现象,因而产生此类差异性传导。

心电图特点:①在缓慢心率时,较早的室上性冲动下传激动心室的QRS波群形态正常,较晚的室上性冲动下传激动心室的QRS波群形态变异;②在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终止时的长间歇后或房性早搏代偿间歇后或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长间歇后第1个室上性冲动下传激动心室的QRS波群可发生4位相差异性传导。非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本身亦多无重要临床意义,也无需特殊治疗。

其临床重要性主要在于需与室性异位搏动相鉴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