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196页(753字)

把电极导管放置于食管内心房或心室水平对心脏作电刺激与心电记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技术。

开展此技术要求下列基本设备:①食管心电程控刺激仪:与心内程控刺激仪相似,所不同的是发放的脉冲宽度为10毫秒,起搏电压较高,能够在0~40V内连续可调;②食管电极导管:比心内电极导管粗、硬度大、极间距离宽、电极表面积大;③记录设备:普通心电图机即可,如进行心动过速研究,最好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该技术根据刺激部位不同分成下列2种:①经食管心房刺激(transesophageal atrial stimulation),又称经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是将电极导管置于心房水平的食管段刺激心房的一种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刺激技术,被广泛接受应用。

食管紧贴心脏,尤其靠近心房,故经食管心房起搏成功率极高。一般从鼻前孔把导管插入食管中下段,此距离成人约为35~40cm,当食管心电图上P波呈正负双向或正向高尖,振幅最高大时,即为最佳心房起搏点;②经食管心室刺激(transesophageal ventricular stimulation),即把电极导管插入食管适当的深度进行心室起搏的技术。

导管插入深度一般为45±5cm,起搏点以选择P波小而直立,心室波群呈QR或qR时较佳。起搏阈值明显高于经食管心房起搏阈值。本法成功率低,可用于抢救心脏停搏、终止阵发性心动过速及保护性心脏起搏。虽然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无创性技术,但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远不及心内电生理检查。

此外,操作时病人可有恶心、胸骨后烧灼感等不良反应,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尤其是经食管心室刺激。因此,必须备有除颤复律等抢救设备和药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