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抗心肌缺血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209页(581字)

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

传统上称为抗心绞痛药(anti-anginal drugs)。事实上,后者是狭义的命名。引起心肌缺血的病因很多,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常见,它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故世界各国都重视抗心肌缺血药的研究和应用。总的说来,现有的抗心肌缺血药物都是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或增加心肌供氧量来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作用的。目前临床广泛应用并被公认为疗效可靠的药物主要有3大类,即硝酸酯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剂(详见有关词条)。其它类别的药物,如潘生丁(persantin)、利多氟嗪(lidofazin)、吗多明(mosidomine),以及延痛心(arbocromen)虽然也较常用,但这些药物有的不良反应较多,有的临床疗效评价不一。此外,我国特有的中草药银杏叶、丹参等,也具有抗心脏缺血的作用,并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研制了不少具有活血化瘀等功能的中成药,经临床应用有的已取得一定效果。

可见抗心肌缺血药品种很多,但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即作为理想的抗心肌缺血药应既有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包括病变血管)的作用,又有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然迄今尚无一种能足以使硬化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扩张。因此,研制抗心肌缺血药的新品种,以及提高现有药物的治疗效果,仍然是当前广大临床和药物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