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504页(480字)

是指无明显诱因的心绞痛反复发作,历时较长、对硝酸甘油疗效较差、心电图有ST-T改变但无异常Q波、发作时血清酶学检查正常的“介于”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病征。

亦称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属不稳定型心绞痛。Vakil于1961年首先提出,其诊断标准为:①胸痛时间超过15分钟;②心电图可有缺血改变,但无心肌梗塞图形;③心肌酶学检查在正常范围;④必须动态观察3个月以上。有人认为其发展为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为7%~63%。

病理解剖上往往有冠状动脉新近发展的较严重的狭窄性病变。而侧支循环尚未相应地发展。不少学者认为中间综合征实际包括较严重的心绞痛及部分已经发生的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或小块散在室壁内梗塞,但临床上尚不足以产生对急性心肌梗塞具有诊断意义的酶学及心电图改变。

故认为它作为广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个类型。因而还有很多近义词,如冠状衰竭梗塞前心绞痛、梗塞前心绞痛、梗塞前综合征、急性冠状功能不全、冠状小发作、濒临心肌梗塞、先兆期心肌梗塞、急性冠状疼痛等不伴有公认的梗塞等。

其防治方法见“不稳定型心绞痛”条。

上一篇:中毒性心肌炎 下一篇:中枢缺血反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