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主动脉瓣狭窄矫治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512页(626字)

是用于治疗主动脉瓣及其附近病变的一种手术方法。

主动脉瓣狭窄包括主动脉瓣本身的狭窄,瓣上狭窄和瓣下狭窄,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劳损,最后发生左心功能衰竭。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有助于确定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明确诊断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①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控制无效的婴幼儿;②症状明显,右心室压力差>6.7kPa(50mmHg),或瓣孔面积0.7cm2,心电图有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者;③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由于手术死亡率较高,一般先用β-阻滞剂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症状,左心室压力差>10kPa(75mmHg)者,则考虑手术。手术时除少数婴幼儿患者在低温麻醉下阻断静脉,瓣膜部狭窄行直视交界切开外,其余均应于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对主动脉瓣膜部狭窄采用瓣膜切开术或瓣膜替换术;主动脉瓣下狭窄可根据狭窄及病变形状不同而采用纤维隔膜切除术、左心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室间隔右侧肌肉剔除术及主动脉-心室形成术;主动脉瓣上狭窄则采用直视切除术、狭窄切除对端吻合术、狭窄部切开补片扩大术或带瓣人工血管移植术等。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与狭窄的部位、范围、形态及手术年龄大小不同等因素有关。婴儿期手术死亡率很高,约20%~52%。主要并发症有心脏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右心室壁膨胀瘤、感染、血栓形成、破裂等。若术中心电图监测确定为完全性传导阻滞,应置心脏起搏电极或埋藏按需起搏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