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20世纪外国文学辞典》第283页(544字)

【生卒】:1891~1958

【介绍】:

民主德国人、评论家。

民主德国国歌词作者。生于慕尼黑。曾在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和耶拿大学攻读医学、文学和哲学。1928年参与筹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并当选为主席。1933年入选德国国会。纳粹掌权后流亡国外。

1935~1945年任莫斯科德文版《国际文学》主编。1945年回国后任德国民主联盟主席。

1953~1956年任艺术科学院院长。1954年起任民主德国文化部长。早期诗集《搏斗着的人》(1911)、《没落与胜利》(1911)等具有表现主义色彩。从诗集《饥饿的城市》(1927)起转向现实主义。

《一切都相信的人》(1935)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诗作。流亡期间创作的主题多为对祖国的怀念、憎恨与希望,如诗集《追求幸福的人和七大重负》(1938)、《复兴》(1940)、《德国在呼唤》(1942)等。

自传体长篇小说《告别》(1940)描写一青年成长为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战后的诗作表现对德国前途的关注,如《返乡》(1946)、《世纪中叶的步伐》(1958)等。

还致力于文学理论,尤其是诗歌理论的研究,着有《诗的信仰》(1954)、《诗的原则》(1956)等。1950年获国家奖,1952年获列宁和平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