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第499页(218字)
悉:全部。
索:收尽。敝:指敝邑。
赋:指兵力。
原指把所有兵力全部拿出来。
后用以形容尽其所有,全力供应。《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今幸少闲,悉索敝赋,愿从诸君之后,左右卫君,以诛卫之不当立者。”也作“悉索薄赋”。(汉)刘安等《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