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
书籍:中华成语大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第976页(293字)
矫:使弯曲的变直,引申为纠正。
枉:弯曲。过:超过。正:恰到好处。矫正弯曲的东西过了头,又弯到另一边去了。
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限度。比喻过分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隋书·酷吏传序》:“汉革其风,矫枉过正。”(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藩园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正也。”也作“矫枉过中”、“矫枉过直”。《宋史·王存等传论》:“他有更张,随事谏止,不少循默,然无矫枉过中之失。”(宋)秦观《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恃,不复肯言财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