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逻辑学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89页(1612字)

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在西方逻辑学界,存有几种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有的认为逻辑学是研究议论或思维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可推论性或可理解性的逻辑关系的科学;有的认为逻辑学是研究名词同其对象、函项同其主目或元语言同其对象语言的关系的科学。

逻辑学包括传统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等。

传统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包括亚里士多德逻辑、中世纪推理理论、唯理理论中思维规律的讨论和培根归纳逻辑。现代形式逻辑也叫符号逻辑或数理逻辑,是用形式化的方法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已发展成为严密的科学体系,理论基础雄厚,分支众多,实际应用广泛。现代形式逻辑的分支包括三个方面:(1)基本逻辑:1.标准逻辑(经典逻辑):(a)命题逻辑;(b)量词逻辑,包括谓词逻辑和关系逻辑;(c)数学逻辑,包括模型论、集合论、递归论、证明论。2.非标准逻辑(非经典的逻辑):(a)多值逻辑;(b)模态逻辑;(c)模糊逻辑;(d)直觉主义逻辑;(e)相关(相干)逻辑。

(2)元逻辑:1.逻辑语法学;2.逻辑语义学;3.逻辑语用学。(3)应用逻辑:1、认识论逻辑;2.问题逻辑;3.规范逻辑;4.时态逻辑;5.义务逻辑;6.量子论逻辑;7.电路分析逻辑等。

8.归纳逻辑。

辩证逻辑是研究辩证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逻辑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从公元前5世纪前后开始,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逐渐地发生和发展了本质相同而形态各异的逻辑学说。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至3世纪)产生和发展了逻辑学。

墨翟及其后继者撰写了百科全书式的逻辑着作《墨经》,系统地研究了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及至两汉,中国的逻辑思想仍有很多创新和贡献。隋唐以后,随着印度佛教思想的传入和佛经的大量翻译,印度逻辑学(因明)传入中国。

明末至清代,西方逻辑学传入中国。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古代印度产生了逻辑学。印度的逻辑学,中国译为“因明”。因明分古因明和新因明。古因明的特点是五支作法,其代表作是《正理经》。新因明的主要特点是把五支作法改为三支作法。陈那和商羯罗主和法称的学说为代表,其代表作是《集量论》、《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正理一滴》。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研究了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建立了西方古典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之为“逻辑之父”,他的逻辑学说主要集中在《工具论》和《形而上学》两部着作之中。

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经验科学的奠基人弗·培根,建立了归纳逻辑的基础。培根的逻辑学说集中在《新工具》一书中。17世纪70年代,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试图用数学方法来处理逻辑问题,被认为是数理逻辑的奠基人。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乔治·布尔相当成功建立了一个逻辑演算系统,被认为数理逻辑的先躯者之一。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经弗雷格、皮亚诺、罗素、哥德尔等的不断努力,使数理逻辑臻于成熟。20世纪40年代至今,产生了许多种类的逻辑体系和逻辑分支。

逻辑学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产了辩证逻辑;19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建立了唯心主义辩证逻辑体系。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

传统形式逻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工具性科学,它将日益丰富和发展。由于逻辑学和工程技术、人工智能、语言学和哲学等多种科学的广泛联系,从而将向多方面发展。

上一篇:逻辑 下一篇:逻辑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