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124页(1309字)
运用信息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信息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研究事物的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是:以信息概念为基础,把系统的有目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信息方法的作用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1)揭示了机器、生物有机体和社会物质运动形态之间的信息联系。
(2)揭示了某些事物运动的新规律,对过去难以理解的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
(3)为实现科学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社会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武器。信息方法涉及到信息这一重要概念,但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尚未得到完全统一。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认为,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维纳则认为,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还有的人把信息理解为集合的变异度、事物的差异或关系,以及系统的有序性等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触及到了信息的本质。但一般说,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它以物质的属性或运动状态为内容,并且总是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传输或贮存。任何物质都具有作为信息源的属性,信息则标志了物质的存在。
有人将直接观察信源物质所获得之信息称为直接信息,而通过对客体的描述、陈述所获得的信息,称为间接信息。不论直接信息还是间接信息,它们都能为人们提供有关事物属性及其运动状态方面的知识。所以人们常常把信息看成是具有知识秉性的东西。如果把信息与接收者联系起来,信息就有了新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即有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之分。显然,语法信息是最基本的,具有客观的本性。语义信息既有客观性的一面,即事物运动状态本身的实际含义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它又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即对事物运动状态本身的实际含义,不同的观察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解。
当然,这与观察者自身的状态、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等有关。如果观察者的理解与客观实际的含义相符,这时主、客观就达到了统一。
如果观察者对信息的含义完全不理解,那么这种信息对他来说,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了。而且同一信息,对不同的观察者,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价值。因为它与不同的观察者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利害关系,同时也与观察者的不同价值观念有关。综上所述,概括起来信息具有以下一些重要性质:(1)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的产生、它的内容、它的传输和贮存都有赖于物质客体。
(2)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又受着接收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不同的接收者来说,它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同的。
(3)信息可被观察者(包括人、动物和人造仪器设备)所感知、检测、识别、提取、传输、贮存、显示、分析、处理和使用。并能为众多观察者共享用。(4)它是决策的依据,控制的基础,管理的保证。另外有的学者认为信息还具有非消费性、非转移性、累积效果性和信用信息性等特性。信息是信息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直接涉及和影响着信息方法的正确使用。树立信息观点,掌握好信息方法,对于实现科学技术、生产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