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尊贤使能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622页(574字)

孟子(约前372——前289)的人才思想,是他的“仁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就是一种贤能政治。国君“以仁存心”,就可成为,臣子“以礼存心”,就可成为贤臣。达到这种贤能政治,就要尊贤使能。“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认为尊贤使能既是统治者的为政原则,又是“士”的立身原则。仁政不施,道义不行,则不可立于朝。“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孟子对如何处理好“穷”与“达”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标准,指出:士在“穷”的时候要“不失义”,要加紧修身而得己,等待时机而现于世;在达的时候要“不离道”,要“泽加于民”,使善行仁政遍于天下。还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表达了尊贤使能的基本原则。第一,人们不能只在顺境中去努力,在逆境中同样要奋发崛起;第二,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其君子之“道”。小则修身,养家,大则治国、平天下,都应该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做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