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方法大辞典

表现主义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661页(1064字)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盛行,以后逐渐流传到匈牙利和美国等国家。表现主义的出现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1901年法国巴黎举办的蒂斯画展提出来的;一种认为是1911年德国《暴风雨》杂志的绘画评论上提出来的。但无论哪种说法,有一点是共同的:它首先出现于绘画,以后才慢慢地渗入到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中去。

表现主义在德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匈牙利着名文艺理论家卢卡契说,德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与表现主义分不开的。

由此可见表现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地位了。表现主义是一种反对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又与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在某些方面溶合的流派。

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1)直接表现真正的、永恒的本质,不是以外在现实形象,而是以幻想重新创造一个世界图象;(2)以幻象来表现感情,将感情化为幻象;(3)否定人物性格和个体的描绘,代之以某个感情或观念的代称或符号,从内在和自我创造形象。表现主义在歌、小说、戏剧、电影中的运用,基本上体现了以上特征。表现主义诗歌宣扬“普遍的人性”,厌恶都市的喧嚣、混乱、堕落和犯罪,充满了隐逸和伤感情绪。

其形式是句子简短、节奏鲜明。它发展到后期,走向了极端,成为只有音响的联想,没有思想的“绝对诗”。代表人物有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1887-1914),韦尔弗(1890-1945)以及德国诗人海姆(1887-1912)、贝恩及早期的贝希尔。

在小说中,表现主义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卡夫卡(奥地利)和乔伊斯(爱尔兰)笔下的人物,都是异乎寻常的变形和扭曲的荒诞不经的人物。他们以此来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时代危机的某些征兆。

表现主义的戏剧,大都是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松散,场次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情节变幻突兀,灵魂与活人、梦幻与现实交错。剧作家把一种理念的东西,寄托于人鬼不分和杂乱的语言形体动作中,为了加强感染力,往往借助于灯光、音乐、舞蹈、假面具等。

尽管剧作家们的本意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号召人们精神上的“再生”,但由于剧情艰涩难懂,往往使愿望落空。1919年,在德国首次出现了表现主义的电影,影片主要运用画面构图、音乐、音响等非语言手段来深化人物的心理分析,加强反理性主义的因素。

大多数作品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方面是有贡献的,也是引人思考的。在艺术上也作了有价值的探索。

对于表现主义的评价,历来分歧很大,30年代以卢卡契为一方,布莱希特和布罗赫为另一方,曾展开过激烈的论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