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书籍:方法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787页(586字)
【生卒】:181—234
【介绍】:
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汉西隶校尉诸葛丰后代。
年幼时,父母皆丧,随叔父诸葛玄至豫章,后至荆州(今湖北襄樊),在隆中躬耕读书,隐居十余年,好为《梁父吟》。
常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207年)颖川徐庶荐之刘备。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协力抗曹,逐步统一全国之建议,即所谓“隆中对”,颇中刘备的胸怀,尔后成为刘备的军师。在联孙攻曹、取得赤壁大捷之后,又乘机占领荆、益两州,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局面,因功拜丞相。建兴元年(223年),刘备死,刘禅继位,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
执政期间,积极实行法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广屯田,以利耕战,使“民贫国虚”之蜀汉,呈现出“耕战有伍,刑法整齐”之景象。平定南中后,又对西南各族采取和好政策,促进了边缘地区的开发。尔后挥戈北伐,攻击曹魏,以图统一全国。善计谋,通晓兵法,革新“连弩”;制造“木牛流马”,以改进山地运输。
建兴十二年(234年)与魏将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葬定军山。原有集25卷,多已散佚。现有《诸葛亮集》,《出师表》为其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