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页(1930字)

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研究整个客观世界的科学体系。

自从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一般系统论之后,运筹学、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从40年代起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较大成就。到60-70年代,系统工程与控制论中的大系统理论相互渗透,运用于从技术系统到社会系统的广泛领域,对社会生产与社会管理发挥了日益明显的实效作用,并将具有深远的影响。于是国内外学者一般公认系统科学正在形成。但是系统科学的体系尚未建立,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目前还很不成熟。

鉴于这种情况,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79年提出了尽早建立系统科学体系的建议。按照他的观点,“系统科学,是由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象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这类技术科学),以及系统的基础理论等组成的一个新兴科学技术部门。”他认为,系统科学是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研究整个客观世界的,在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科学技术部门之外正在形成的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部门。按照他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理论,现代科学体系可分成四个台阶: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

系统科学体系也包括这四个台阶的内容:系统观是关于系统的一般哲学、方法论观点;系统学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大系统理论)、信息论这三门学科是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各门系统工程、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其中,系统学是一门有待建立的学科,构筑这门基础科学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从工程技术实践中提炼的技术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另一方面来自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中的系统理论成果。如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弗勒利希的微波激励生物细胞分离理论、艾肯关于生命自组织巨系统的超循环理论,以及托姆的突变论等。钱学森认为,把上述两方面材料融汇贯通,综合发展,就可以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一切系统的一般理论“系统学”。

有了系统学,就将使得系统科学这个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完全建立起来。系统科学从各门系统工程,到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再到系统学,形成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通向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是近100年前启示的、后来又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大大丰富了的“系统观”。系统观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功能模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和系统方法。

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系统观,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推动系统科学研究的强大动力是现代化组织管理的需要。

系统科学的建立必将极大加强人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促进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发展。所有这些,又将最终发展和深化作为人类知识最高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体系观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对系统科学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但对其理解仍不一致。有一种观点认为,系统科学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有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系统概念就是有关系统的一般思想与理论;一般系统理论是指用数学的形式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与行为的纯数学理论;系统理论分论是指为了解决各种特点的系统结构与行为的一些专门学科,如图论、博弈论、排队论、运筹学等等;系统方法论是指为了对系统对象进行分析、计划、设计和运用所采用的具体应用理论及技术的方法步骤,主要指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的应用是指将系统科学思想和方法用到各个具体领域中去。

对系统科学的这样一种理解是把关于系统的观点、数学理论和系统工程、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技术及这些学科的广泛运用通通包括在系统科学之内。这样,系统科学这个术语就成为这样一类科学技术,甚至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内的一个总称。

在国外,60至70年代期间,就已经有一些学者将系统工程称为系统科学,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这些变化表明,即使是作为技术或技术科学的系统工程,也在与有关的基础理论发生联系。因此,必然要出现系统科学这个术语及其相应的学科,但是它的内容与范围至今还是不确定、不明确的,术语的用法也是相当含混的。

【阅读书目】:

《论系统工程》,钱学森等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系统科学》,邹珊刚等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软科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