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1页(1722字)

研究人类社会自古迄今哲学思想、哲学派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既是哲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又是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

哲学史的研究,是根据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研究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哲学思想的发生和演变规律;阐明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派别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理论渊源;正确评价历史上各种哲学派别、各个哲学家的理论是非;揭示出哲学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以及人类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同人类社会实践发生发展的关系。

研究的范围包括人类各民族自古迄今的哲学思想的全部内容,一般分为:(1)中国哲学史和外国哲学史;(2)洲别哲学史;(3)国别哲学史;(4)断代哲学史;(5)各种派别、各种性质的哲学史,如佛教哲学史、宋明理学史等等。

哲学史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的历史,并且是唯物主义在斗争中不断战胜、克服唯心主义而向前发展的历史。

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的历史。同时,哲学史还探讨诸如世界万物是运动变化还是本质上不变不动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乃至多个,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或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还是来自人心固有的“天赋观念”,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可靠,一般与个别何者更实在,乃至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实体的存在或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等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在阶级社会中,哲学斗争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领域内的阶级斗争在思想意识领域内的反映,也是为经济、政治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服务的。各种哲学观点,是不同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用来与敌对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如:在古希腊奴隶制社会,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路线反对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路线的斗争,是古希腊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即奴隶主民主派)与贵族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

所以,科学的哲学史还必须研究在阶级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斗争同当时的经济政治领域内的阶阶斗争之间的关系。

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其基本任务是: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原始资料和具体历史情况的条件下,全面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和阐明人类哲学思想在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和其他社会因素及文化部门、特别是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下,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

哲学史的专门研究伴随着哲学的独立化而始于近代。

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冲破了神学的网罗而独立地发展,形成了哲学和哲学史的专门研究。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黑格尔系统化的演述而总其大成的,其标志是黑格尔的巨着《哲学史讲演录》。

黑格尔基于唯心辩证法所形成的哲学史观及其对一系列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的哲学史观的直接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哲学史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哲学史的研究建立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基础上,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哲学史观,为建立科学的哲学史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于“什么是哲学史”的问题,我国学术界目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曾长期流行的是苏联学者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认为:“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的胚胎、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然是从与唯心主义派别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那么,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1978年在芜湖召开的一次全国性西方哲学史会议上,有人依据列宁《哲学笔记》中的“哲学史,因此,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这段话,提出“哲学史就是人类认识的历史”。

。【阅读书目】:

《哲学史方法论研究》,陈修斋、肖萐父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