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82页(2557字)

又称“国家学说”、“国家理论”。

研究国家的本质及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的学科。政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

国家学所研究的范围极为广泛,举凡古今中外各种类型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这些国家的本质、职能、机构设置、基本制度和基本形式,以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国家消亡的理论,各类国家学说等,都在研究之列。

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国家的本质。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企图揭示国家的秘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联合体。

其存在的目的是使人达到完美自足的生活。后来德国的黑格尔则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国家观出发,把国家看作是“道德观念的现实”,或“绝对精神”的最高表现。

到了近代,西方比较流行的是国家三要素学说。认为国家乃是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三者的总合体。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嘉纳又提出四要素学说,认为人口、领土、主权和政府的总合体,就是国家。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借助于国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镇压他们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巩固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国家的这一本质表现为:对统治阶级内部及其同盟者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在国家中,人口、领土、主权、政权机关等基本要素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主权则如同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居于首要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有的学者提出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的统一。(2)国家起源。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后,对于国家起源问题,曾有过各种不同的起源观:神权论、家长制说、社会契约论、暴力论、调和论。上述观点的共同特点,是从主观臆测出发,违反国家产生的真实历史过程,其实质则是掩饰国家的阶级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社会发展中,只有阶级矛盾在客观上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才产生国家。(3)国家形式。国家形式亦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它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奴隶制国家的形式,主要有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在共和制中,又分贵族共和制(公元前1世纪末以前的罗马奴隶制国家是典型代表)和民主共和制(以雅典国家为代表)。

封建社会,国家的形式最基本的是君主制,在欧洲也曾出现过城市共和国的形式。

资产阶级国家的管理形式,按照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来区分,有立宪君主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立宪君主制,按照君主和议会的地位与权力大小,又分为议会君主制(如英国、日本)和二元君主制(如荷兰、尼泊尔等)。资产阶级国家的结构形式,有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按照宪法的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全国实行统一领导,体现了资产阶级官僚集权制的统治。复合制国家,是由享有不同程度的独立国家权力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有联邦制和邦联之分。

联邦制成员国享有独立的国家权力,有其自己的宪法、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邦联是由各个独立国家为了某些目的而结成的国家联合或联盟。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从历史和现实看,已经出现过巴黎公社式的民主共和国,俄国的苏维埃共和国,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共和国,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民主制共和国,以及朝鲜的人民会议制及某些国家的国民议会制等共和国。其本质都是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有:是实施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形式;是实行“议政合一”的工作机关;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统一的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单一制、联邦制。(4)国家消亡。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是自行消亡的;“自行消亡”的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条件。

古希腊是西方国家学说的发源地。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着作涉及了国家理论的各个方面,并且提出了如何管理国家,维护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理论原则和经验。西欧中世纪,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早期(5至11世纪)的国家思想和以阿奎那为代表的中期(12至15世纪)的国家思想,依据基督教教义来解释国家,把世俗的国家政权神圣化,是神学的国家观。

16世纪以后,资产阶级启蒙学者不同程度地批判了君权神授说,从人的角度,根据理性原则重新研究国家,在国家学说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相适应,边沁、穆勒、斯宾塞等人,以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学说。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建立,是国家学说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国家问题上有大量论述。他们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早期着作,就已论及国家的一些问题;《共产党宣言》已对国家的定义,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作用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表述。1884年,恩格斯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国家学说的专着,成为国家理论研究的必读经典教材。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百科全书,他在1918年写成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和1919年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所作的讲演《论国家》,都是关于国家问题的代表作。

我国先辈,如古代的孔子孟轲、荀况、墨翟、韩非;近代的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探索了国家有关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和先进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望道、陈独秀、李达、蔡和森等人,都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道路,统一战线与国家的关系,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等方面,都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阅读书目】:

《国家学说概论》(修订本),王子琳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版;《国家学说史》(上、下),邹永贤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生物政治学 下一篇:政党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