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84页(1317字)

研究政党理论、政党制度及政党产生、发展历史的学科。

政治学新的分支。

对于“政党”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我国学者有如下一些看法:政党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政党是现代国家中一定阶级的一部分政治上最积极的活动分子,为维护自己的阶级的利益和实现本阶级的或本阶级的某个阶层、某个政治集团的政治主张而围绕着夺取或巩固政权所结成的政治团体;政党是在国家和政治活动中事实上存在的某种政治组织,它代表了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由其中一部分积极分子组成的、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或建设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政治组织,等等。

《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政党是政治体制内为取得和行使权力的目的而组织的集团;《新时代百科全书》提出,政党是为争取选民投票支持它所提名的候选人而高度组织起来的集中统一的团体,等等。

总之,政党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要研究国际、国内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斗争问题,研究世界各国每个阶级、民族的政治发展和相互关系问题,都必须研究政党学。

政党学是一门阶级性、区域性极为鲜明的学科。其体系一般包括政党理论、世界政党史、国别政党史等部分。在我国,根据研究的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政党学原理、中国政党史、专门政党史,如中国共产党史(见“中国共产党史”条)、中国国民党史、中国民主党派史等分支。

主要研究内容是:(1)政党理论。包括党的性质、特点,政党的构成、成员,政党的组织、类型,政党的政纲、党纪等。(2)政党制度。

包括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政党制度的类型、执政模式,政党的组织制度等。(3)中国政党史。研究对象包括政党产生、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政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和变化的情况,政党在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国家政权等问题上的主张、纲领、政策和策略。

(4)国民党史。

(5)中国民主党派史。

政党学在我国是一门研究比较薄弱的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起,虽有多种政党史的着述问世,如印维廉的《中国政党史》(世界书局,1927)、《世界政党史》(上海中央图书局,1929)、张启明的《各国政党史纲要》(广益书局,1929)、杨幼炯的《中国政党史》(商务印书馆,1936)等,但均不能称为科学的政党学研究。1985年7月,《世界政党辞典》编委会发起的中国首届世界政党问题科学讨论会在山东烟台召开,复在会上作了“建立和开创我们自己的政党学”的开幕词;与会代表探讨了政党的性质、特点等政党学基本问题,标志着政党学研究的真正开端。

。【阅读书目】:

《中国近现代政党史》,朱建华、宋春主编,黑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原理》,范平主编,北京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民主党派史》,邱钱牧着,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马克思主义党学》,赵云献,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国家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