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273页(1784字)

又称“克思主义党学”“党的建设原理”。

研究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消亡及其自身建设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部门。

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包括两个部分:党的建设基本原理与党的学说史。

前者主要研究:(1)党的性质。

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有;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先进性的先决条件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础和指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它要求一切共产党干部都必须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忠实勤务员;无产阶级政党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性质,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部队的面貌,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2)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没,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政治建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制定出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正确纲领、路线和政策,并用这样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去教育全体党员和干部,使他们能够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是第一位的,它主要是用共产主义思想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组织建设有民主集中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干部队伍建设居组织建设的核心地位。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主体。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风建设主要是党风教育和党风检查。(3)党的领导。

包括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党的领导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方法,党的领导工作史等。党的学说史主要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

它以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实践活动为历史线索,以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文件、着作为依据,以革命导师的建党理论为基本内容,总结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48)、《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1871)等着作中最早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基础。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创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他在《怎么办?》(1902)、《进一步、退两步》(1904)、《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等着作中,形成了无产阶级新型的建党学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同中国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学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反对自由主义》(1937)、《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整顿党的作风》(1942)、《学习和时局》(1944)、《关于健全党委制》(1948)、《党委会的工作方法》(1949)等着作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阐明了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对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建设方面,创造了一些新的经验和原则:党的建设必须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党的干部队伍必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等等。

这些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文选》等文献中。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是一门新兴学科。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撰的《党的建设教学大纲》,是这门学科的奠基性着作。由该室发起组织的党的建设研究会,促进了这门学科的深入发展。

【阅读书目】:

《党的建设教学大纲》,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概论》,张蔚萍、张列军着,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党的建设原理》,杨世钊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简史》,葛锡有等着,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马克思主义党学》,赵云献着,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