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政策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392页(758字)
研究犯罪的原因和预防犯罪对策的学科,刑法学的分支。
刑事政策是刑事立法的依据。狭义的刑事政策即犯罪对策,是统治阶级分析犯罪的原因,评价现存刑法制度的犯罪对策的得失,研究未来刑罚制度的改进;广义的刑事政策是统治阶级整个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同罪犯作斗争的一种政治形式。
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与刑事政策相对应,刑事政策学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刑事政策学就是犯罪对策论,即对不同的个别具体犯罪和犯罪者,依犯罪、刑罚个别化原则,采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措施,进行系统的规范价值论的科学研究;广义刑事政策学是对犯罪对策论、刑罚论和行刑论三个方面的具体实践,进行系统的具有独立科学性的研究(甘雨沛《我国刑法学科学体系中的刑事政策学》,《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1、2期)。
作为一门学科,刑事政策学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但刑事政策的历史沿革是很早的。
中国在秦汉前的古代法中有所谓“刑期于无刑”的刑事政策。西方的刑事政策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其萌芽时期,以1764年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的鼻祖贝加利亚的《犯罪和刑罚》一书为开端;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是其成熟时期,出现了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是其进一步发展时期,研究刑事政策的流派和学说激烈对立又相互融合。
刑事政策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阅读书目】:《论资产阶级刑事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张穹,《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开展刑事政策学研究刍议》,廖增昀,《政法论坛》198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