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494页(1613字)

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支学科。

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何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化形态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主要有: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积累和外资利用、人口问题和就业、工农业发展战略、技术革命和技术引进、国民收入分配、对外贸易模式、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总结和比较分析等等。

发展经济学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按分析方法的不同,大体上可以把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为四类:(1)宏观发展理论。

这是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发展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问题是实现工业化,而工业化的主要问题是增加投资,所以积累和扩大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他们把增长经济学中的“哈罗德-多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用于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发展中国家要想加速经济的发展,就要设法多从国外取得资金以弥补本国投资的不足。(2)微观发展理论。这是运用新古典主义的微观分析方法来解释经济发展的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由刘易斯首先提出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理论”(或称“劳动过剩经济发展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存在着技术比较先进、生产效率比较高的“现代部门”和大量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很低的“传统部门”。在“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过剩的劳动力,所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增加资本积累,使“现代部门”相对于“传统部门”不断地扩大,大量吸收“传统部门”中的过剩劳动力,直到劳动力短缺,工资价格上升为止。

(3)结构主义发展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各经济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以及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之间是否适应和平衡,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内容很多,主要有:库兹涅茨的“曲线分析理论”、纳克斯的“贫困因果循环理论”、缪尔达尔的“整体发展理论”、海莱纳的“技术创新类型理论”,等等。

(4)激进主义发展理论。这种理论渊源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并试图以他们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阐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他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体系的“外围”。“外围”资本主义必然依附于“中心”资本主义。第三世界要想摆脱依附地位,谋求独立自主的发展,只有在世界范围建立社会主义,并在国内进行改革,重视收入分配问题。

但总的看来,这种理论还不够周密和完整。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般认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5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着作。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论和凯恩斯主义的混合物,在本质上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

它虽然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表面现象,但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不过,它在一些具体经济问题上的探讨和分析,如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人力、外汇、“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分析,提出的一些发展模型,积累的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资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是毫无价值的。目前,发展经济学正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中的某些理论分析和历史经验总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阅读书目】:

《发展经济学》,谭崇台着,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发展经济学》,陶文达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经济发展》,(美)金德尔伯格等着,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