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541页(3562字)

研究图书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工作规律的学科。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各种知识型信息,辅导读者(用户)最有效地获取所需资料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世界图书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以藏书为中心的藏书楼时代,以读者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时代,以图书馆员为中心的现代图书馆时代。

图书馆已是一个开放系统,成为主动地向读者提供情报服务的信息中心。

它不仅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而且担负着向社会传递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开发智力的任务。图书馆学的研究任务是由图书馆活动特点所决定的。这些活动包括:(1)基本业务活动。如图书的采集、组织、典藏、流通、情报服务及读者辅导等。

(2)信息反馈活动。如图书利用与读者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加工、交流。

(3)对外合作活动。包括国家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间、公共图书馆与专业图书馆、图书馆与社会其他部门的联系与协作活动,以及为保证文献资源共享及工作标准化、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现代化而开展的馆际、国际合作运动。

(4)图书馆业务教育活动。主要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智力开发。

(5)组织管理活动。主要是图书馆人力、物力的协调、利用与控制。

图书馆学就是科学地总结图书馆活动的经验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是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的。早期的图书馆学,主要研究的是“图书馆和藏书”,其成就主要表现在藏书的经验总结和分类目录的编制,故当时校勘版本、目录学着作较为发达。近代图书馆面向社会群众,其研究重点领域发展为“图书馆与藏书加读者”的模式。当代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大大加强,图书馆活动已构成了整个信息交流系统的基本部分,图书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发展到了“图书馆+社会+信息交流+现代化手段”的阶段。

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基础理论。

包括图书馆学的学科体系、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如图书馆的性质和职能,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2)图书馆事业的建没原理。

包括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图书馆事业与国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网络化及资源共享的理论等。(3)图书馆活动的内容、方法、技术和管理。包括图书馆的类型、藏书与目录工作、读者工作、业务辅导工作及情报反馈系统的理论、方法,图书馆系统理论及图书馆网络理论。(4)图书馆队伍建设及图书馆专业教育。

(5)图书馆现代化理论,图书馆建筑与设备。(6)图书馆史和国外图书馆理论。根据研究角度不同,图书馆学可划分为:(1)理论图书馆学:包括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学史、图书馆事业史、国际图书馆学、比较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方法学等。(2)应用图书馆学:包括图书馆科学管理学、图书馆经济学、藏书建设研究、文献着录研究、分类与主题研究、读者服务工作研究、图书馆现代化研究、图书馆建筑与设备研究、图书馆学教育研究等。(3)专门图书馆学:包括对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科学专业图书馆等的研究。

(4)图书文献学:包括书史、文献史、图书文献类型学、图书文献质量分析鉴定、文献计量学、版本学、校雠学、普通目录学、专科目录学和专科文献学等。

人类关于图书馆知识的积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我国,周代就有图书馆活动的零散记载。

战国时代成书的《周礼》(亦称《周官》),提出了古代图书馆的“藏”与“辟藏”的概念。公元前206至前195年,先后建造了石渠阁和天禄阁两间王朝图书馆,开展聚书工作。

公元前26年,汉成帝下令并派陈农到全国各地征集书籍,指定刘向等在天禄阁整理校勘图书,开创了我国由国家进行大规模校书的历史。刘向的《别录》(20卷)、刘歆的《七略》(7卷),是我国目录学及图书分类学的最早着述。在欧洲的13世纪,英国着名的藏书家、“大学图书馆之先驱”理查德·伯里于1344年写成《爱书》(1437年初版),反映了当时欧洲图书馆思想。但科学图书馆学的奠基时期,在中国是在12世纪,在欧洲则在17世纪。

我国第一部概论性的图书馆学着作,是宋秘书程俱写的《麟台故事》。该书以5卷12篇的内容,论述了图书馆的沿革、馆舍、储藏、书籍、校雠、修纂、职掌、官联、待遇等各方面的问题。

同一朝代的郑樵在《通志总序》中,第一次把图书馆学知识列为一门学问。1627年,法国着名图书馆学家加布里埃尔·诺德发表了《创办图书馆的意见书》,确立了图书馆学的一般原理,是欧洲最早的图书馆学概论。

随后,有关图书馆的着述增多。1807年,德国施莱廷格首次提出“图书馆学”这个名词。

1808年出版《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把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确定为“图书馆整理”。以后,莱丁格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图书学、杂志学、图书馆管理学、图书馆史四部分。图书馆教育始于19世纪中叶。

1861年,波恩大学即开办过大学图书馆进修班。

1887年美国的麦维尔·杜威创办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管理学校诞生。杜威还在1876年出版了《杜威十进分类法》,刊行美国最早的图书馆学杂志《美国图书馆杂志》,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杜威在世界图书馆领域享有影响。20世纪是理论图书馆学校的发生和发展时期。

在初期,列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本质、作用等问题作了科学的分析,为社会主义图书馆的研究树立了典范。与此同时,中国图书馆界的一批知识分子也进行了各种活动。1910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最早介绍了杜威十进分类法。1918年1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把图书馆作为新文化阵地。

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克思学说研究会,指导学生设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小型图书馆——“亢慕义斋”,成为中国第一所藏有比较丰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的图书馆。翻译和介绍外国图书馆论着方面,主要有孙毓修的《图书馆》(1909)、顾实的《图书馆指南》(1918)、杨昭悊编译的《图书馆学》(1923)。

我国学者自己编撰的有关着述主要是:1926年洪有丰的《图书馆组织与管理》,1934年杜定友的《图书馆学概论》、刘国钧的《图书馆学要旨》及1936年愈爽迷的《图书馆学通论》等。我国近代的图书馆学教育,是从1920年文华大学图书科的创办开始的。

李小缘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金陵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大学图书馆系,亲自计划出版了第一份全国性图书馆学刊物《图书馆学季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图书馆学开始具有多方面的内在属性:它不但综合了文、理各科知识,也广泛运用了实用数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科学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光学技术等新兴先进科学技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及其主要趋势是:(1)重新寻找图书馆学的科学原理及其理论体系,并出现以知识为逻辑起点,来研究图书馆本质、图书馆活动的内在规律的“知识学派”;从交流、交流过程、交流模式来研究图书馆活动的“交流学派”;认为图书馆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的一个子域知识,把图书馆学、情报学归属到信息科学领域,把图书馆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的文化机构,即所谓“文化学派”等动向(学派)。

(2)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综合化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图书馆学的综合化不仅表现在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纵横扩展,以及图书馆学与其它各门学科的广泛联系上,而且也表现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演进上。

除了广泛引进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方法外,还出现了定量化研究的趋向。(3)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相互融汇。

(4)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国际化。(5)图书馆与社会关系的研究。(6)对未来图书馆的研究。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的主要学术刊物有:《图书馆学通讯》、《北图通讯》、《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等。

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于1979年7月。

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尚有不同看法。

如“研究对象”上除“规律说”外,主要还有;(1)“要素说”,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各个组成要素;(2)“矛盾说”,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藏”与“用”等的矛盾;(3)“知识说”,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客观知识的传递与交流的科学。

【阅读书目】:

《图书馆学基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系编,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图书馆学概论》,吴慰慈、邵巍编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图书馆学导论》,黄宗忠编着,《湖北高校图书馆》杂志社1985年版;《普通图书馆学》,(苏)О·С·丘巴梁着,徐克敏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