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目录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578页(2606字)

研究某一具体学术领域书目工作实践与理论的学科。

目录学的一个基本类别。

专科目录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1)某一学术领域基本文献介绍,主要有学科文献(基础科学着作、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着作)出版情况(文献出版现状与历史、外形特征的着录等)、体系结构介绍;(2)学科工具书的叙述;(3)目录工作的发展、演变过程。专科目录学除有专条介绍的一些门类外,还可建立如下分支:

经学文献目录学。经学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学科,在整个封建社会被誉为官方学术,曾成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

经学文献卷帙浩繁,据统计,仅“十三经”正文就有64.7万余字,整个经书的传、记、注、疏的着作,约有3亿字左右。据史料记载,经书入录,却是唐以后的事。早期的着述有郑玄的《三礼目录》、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后续的经典专录的书可归为:(1)考源群经的总目。

这种目录,偏重于经典源流的考证,现存较早的是明朱睦编撰的《授经图》20卷(《四库全书总目》着录)和《经序录》5卷。

清朱彝尊的《经义考》亦是群经专录的巨着。(2)群经中的专录。其中又分:①续补遗阙。

如清嘉庆年间,谢启昆仿《经义考》体例,撰《小学考》50卷,分五类:敕撰、训诂、文字、声韵、音义。对所录各书,注明存佚,详录原序及有关资料,或按语以加评论。②读经目录。全祖望的《读易别录》是其代表。

胡元玉的《雅学考》、张之洞的《经着述书目》等亦有一定影响。类书中的经类部,如《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尔雅部汇考,可属于一经目录。

清代学者的读书笔记,如邹汉勋《读书偶识》、郑珍《巢经巢集》、陈澧《东塾读书记》等书,也有经学史料可参考。③石经考源。

所谓石经,是指刻于石面上的儒家经典,后人拓印成石经文献。较早的石刻经是汉灵帝命蔡邕用隶书刻的《易》、《书》、《诗》、《仪礼》、《春秋》、《传》、《论语》7部经典,因刻于熹平四年,故称熹平石经,亦叫“一字经”。

其后历代沿袭,有魏曹芳正用古文、隶、篆三体刻成的“三字经”;唐文宗开成二年刻的十二经;五代时蜀孟昶命毋昭裔督造,刻于广政六年的蜀石经;宋仁宗时刻石,称为“北宋石经”;宋高宗时刻石,称为“南宋石刻”;清乾隆年间刻“十三经”,称清石经。对这些石经文物文献,历代都有所考证,如明清之际顾炎武的《石经考》、清万斯同的《石经考》、杭世骏的《石经考异》、彭元瑞的《石经考文提要》13卷及近人衡《汉石经集存》、张国淦《历代石经考》等,对石经源流、文字各有考释。

(3)经典丛书细目。(4)经典索引。

佛经文献目录学。佛学经录是我国目录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专科目录。

东晋初期出现的由释道安编撰的《综理众经目录》,被称为佛家经录的鼻祖。以后,一些佛僧在传播佛教、研究佛学的活动中,陆续编撰了佛经目录,其中较着名的有:《出三藏记集》、《开皇三宝录》(《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开元释教录》、《大藏经纲目指要录》等。

降至本世纪30年代,梁启超在1926年的《图书馆学季刊》上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上之位置》,第一次在理论上总结了佛家经录优于其它图书目录的特点。继此之后,研究佛学经录的学者及其论述有:李翌灼的《佛学伪书辨略》、文天行的《佛学入门书举要》、陈鸿飞的《佛教书籍分类之研究》、南亭的《华严宗着述汇目》、刘国钧的《三国两晋佛典录》、冯承钧的《大藏经录存佚考》、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

稍后,陈垣在《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一书中对《出三藏记集》、《开皇三宝录》、《开元释教录》等三部经录作了比较详尽的评介。

参考文献目录学。

参考文献书目之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着书,喜欢引用成说典故,有标明出处者;校雠之家,为了说明所校书中校注的原由,往往采用前人前着之说,并标明出处,用以阐明自己的看法,这是参考文献书目的雏形。

参考文献书目是作者将课题研究和着述时参考、引用的对写作和阅读该论着有参考价值的重要文献,用目录学方法编制而成的书目。它一般附于着论之后,是图书文献的外表特征之一。它有两层意义,一是作者研究某课题时参考的、着述时引用的一切图书资料的目录,称为引用书目;一是为读者阅读和深入理解该论着内容所须参考的重要文献的目录,称为参考书目。参考文献目录学研究的内容有:(1)参考文献目录的意义,包括参考文献的定义、类型、特性和功用等。

(2)参考文献目录学基本理论,包括参考文献目录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参考文献目录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参考文献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古今中外名人学者、革新家对参考文献目录的论述等。(3)参考文献目录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包括它与普通目录学,以及其各分支目录学的关系,与文献学、文献计量学、书目控制论、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检索、情报分析研究的关系,以及与科学学、未来学、管理学的关系等。

对我国专科目录的起源,有人上溯到汉初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目,定着三十五家……”。(《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但一般公认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目录形式的军事学科目录,当为汉武帝时军政杨仆编的《兵录》。此后,有关着述增多,如:东汉郑玄的《三礼目录》,三国魏朱士行专录汉代诸家译经的《汉录》,晋挚虞的《文章志》4卷,南朝刘宋裴松之的《史目》,南朝梁释僧佑的《出三藏记集》、任昉的《地记》〔3〕,北齐、北周间刘宋孝王的《关东风俗传·坟籍志》,宋高似孙的《剡录》、《史略》,宋代的《乐府诗目录》一卷,两宋间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30卷,明祁承爜的《两浙着作考》46卷,殷仲春的《医藏目录》,清张之洞的举要目录《书目答问》等。在国外,严格意义的专科目录,始于16世纪出现的、意大利法学家乔万尼·内维扎诺的《法学文献目录》。

20世纪以来,专科目录的地位日趋上升,成为教学、科研的必备文献。

【阅读书目】:《论专科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黄景行,《江苏图书馆学报》1984年第2期;《经学文献及经学文献目录述略》,王晋卿,《图书馆》1985年第4期

上一篇:版本学 下一篇: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