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39页(1903字)

研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团体及个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变化以及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脑的机能,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在与群体或他人不断交往,形成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社会心理学以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个性社会心理特征及其倾向性为研究对象。社会心理现象大致可以分为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两大类。群体心理又分为大群体心理和小群体心理两类。个体心理又分为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社会倾向性。

社会心理学首先是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并且以小群体为研究中心。社会心理活动规律是由个人与社会相联系而产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而折射出来的。

社会心理学揭示了这种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就为科学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社会心理学研究并揭示了个性社会心理特征及其倾向性,就为正确地了解个体是如何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由自然的人转变成了社会的人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准确地判断出社会生活条件、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和个体行为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社会与个人间相互关系与影响及心理机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常成人的社会心理模式;(2)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或保持的基本的社会心理模式;(3)因社会化不良或社会情景异常而出现的异常社会心理模式;(4)对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社会心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在这些方面,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工作都在个体、团体、群众这三个层次上分别展开。其中对个体的研究是最基本的,它为对团体的和群众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具体地讲,包括社会知觉、行为动机、心理挫折、社会态度、自我意识、社会群体、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其基本研究方法有探讨社会行为的各种假设是否正确的实验法,搜集有关社会行为资料的观察法,汇集社会大部分成员某种态度和意见的调查法,将态度和行为量化的测量法,为发现个人态度特征或团体人格特征的投射法或假装测量法等。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发表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着作,同年,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出版了他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初期的社会心理学以经验描述为主。

从20世纪20年代起,以德国的缪德和美国的奥尔波特为首的一些心理学家把实验方法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开拓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而迅速发展,其实验方法和成果普遍被人们利用。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出版,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心理学的独立地位。

截止1981年,美国已出版了150种社会心理学教材、8种社会心理学期刊,另外,还出版了G·林赛等主编的《社会心理学大全》5卷(1957年初版,1968年修订版)。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个性和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建国前,我国曾出版孙本文的《社会心理学》,潘菽的《社会的心理基础》,高觉敷的《群众心理》。1982年4月,“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1983年12月更名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出版发行了《社会心理学简讯》。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目前,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将各种倾向的理论概括和应用成果进行综合和提炼,逐步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2)在方法上除了继续强调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并积极倡导现场实验以外,还广泛采用系统观察、调查、评估测验、文献分析、个案及跨文化研究等一系列科学方法;(3)加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向人们提供了解、预测和控制社会心理现象的必要知识。

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有教育社会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医药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宣传广播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的广泛研究,提出了很多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人格;相符行为;集体行为;社会知觉;社会态度;舆论;宣传心理;跨文化心理;个别差异;两性差异;年龄差异等。

。【阅读书目】:

《社会心理学》,林秉贤着,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社会心理学》,陈纪方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编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