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749页(1071字)
研究人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形成人的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倾向激发人的潜力的新兴学科。
暗示学以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的形成和对人的潜力的激发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人的可暗示性问题。研究表明,颜色、语言、声音、气味、动作都可以对人们构成某种暗示,进而转化为人的一定的行为或产生某种效应。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它使人和环境之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了作用。(2)无意识和无意识心理问题。无意识心理倾向是暗示现象的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之相联系的还有态度、动机、期待、兴趣、需要等要素。(3)人的潜力问题。暗示的最终效应是个人的一定潜力活化。
超级记忆力的存在是人所共知的,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的催眠教学法,是把存在于催眠和放松状态下的超级记忆力运用于教学的重要突破。
暗示学积极把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引向记忆潜力、想象潜力和思维潜力等,将把人的潜力的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4)暗示的手段。利用假消极状态,是暗示手段之一。
洛柴诺夫认为,心理活动与肌肉活动无关,肌肉紧张只会降低记忆力;超强记忆力只有在放松状态下才能赢得,这种放松状态是“假消极状态”。所谓“放松”,其实是自由联想在浮现,个人情绪在起伏,精神力量在形成的过程。听音乐时的假消极状态,就十分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运用权威,也是一种有效的暗示手段。权威有增强暗示力和加强记忆力的功能。此外,可接受性的动员、说话内容和说话时态度表情的双重水平并举以及语调、节奏的协调,都会提高暗示效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暗示理论。1900年,巴黎施莱谢兄弟书店出版了比奈的《可暗示性》。
比奈是科学研究人和环境的关系的先驱者之一,他对儿童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实接受暗示的能力是人类的本能,在儿童身上就存在,并揭示了暗示与智力、想象力的内在联系。1916年,伯恩海姆的《论暗示》一书出版。他认为来自地理的、种族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等环境刺激,都对人的活动发生酵素的作用,这种酵素对无意识或非理性的心理产生影响。明确提出暗示学的是保加利亚的格奥尔基·洛柴诺夫博士。
洛柴诺夫经过历时9年的暗示试验,证实了“暗示超级记忆力的存在”,于1965年建立了“暗示教学法小组”,1966年扩大为独立的研究所,1971年发表《暗示学》一书。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暗示学学科。对有关暗示问题的研究体现在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