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25页(1635字)

又称“比较文艺学”。

指跨越世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帮助读者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比较文学的内容分3方面:(1)影响研究,包括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风格的来源,以及发生影响的途径和媒介;(2)平行研究,主要研讨不同国度的作家创作的同一主题或题材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和同一类型的作家、作品、人物、情节之间的关系。(3)跨学科研究,即把不同国度的文学现象的比较和彼此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哲学联系起来。

比较文学面对的是两种以上的文学现象,但其立脚点是在特定的国度,通过比较给一个国家和民族提供文学发展的横向借鉴。

进行比较研究的文学作品,有象柏拉图《对话录》那样广义的文学作品,也有幻想文学、虚构文学作品和纯文学作品。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作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也可以超越国界,作洲与洲、一个文化体系与另一个文化体系的比较,也可以在本国内的民族之间或古代和近代,近代和当代之间作比较。可作同类题材的比较,也可作不同类题材的比较。

可以作文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文学体裁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比较。

但也有的学者(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从根本上否认这种比较方法,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学科,它只是一种简单的考察性研究方法。

为了寻找更合适的研究方法,早期的比较文学者曾运用过进化论方法。“法国学派”形成之后否定了没有事实联系的比较,“美国学派”出现后又强调不局限于“影响研究”的“纯比较”。

此外,还有把一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之中的“阐发性”的比较研究,这便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比较文学是伴随着近代世界性文化的交流而产生的。

1866年,法国诺埃尔和普拉斯从法语、英语、意大利语与拉丁语的作品中选编了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名之为《比较文学教程》,成为比较文学产生的最早信号。使这个术语在法国流行开来的是维尔曼(1790-1870),他在巴黎大学讲授法国文学时正式使用“比较文学”这一专用术语,因此被称为“比较文学之父”。

另一位比较文学开创者、法国文学史家安培(1800-1864),在讲课中或是着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术语,并且公开提出比较文学的主张。法国着名文学批评家圣伯甫称他为比较文学的真正的“哥伦布”。1884年英国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一书出版,被认为是用比较方法从事文学研究的第一本专着。1931年,法国凡·第根的《比较文学论》对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目前,国外比较文学有各种学派,影响较大的有“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俄国学派”,分别着重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类型学研究。在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严复等人进行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包含许多比较文学研究成分;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红楼梦研究》,苏曼殊的歌翻译与评论,亦是比较文学的早期探索。鲁迅写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与《文化偏至论》,涉及了大量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20年代,茅盾、周作人、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开展了中英、中法、中俄文学的比较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诞生,以30年代傅东华、戴望舒译出罗力耶的《比较文学史》和凡·第根的《比较文学论》为标志。以后,梁宗岱的《诗与真》,闻一多的《文学的历史动向》,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钱钟书的《谈艺录》等比较文学佳作陆续问世。80年代以来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学会,出版了研究丛书,创办了《中国比较文学》期刊和《中国比较文学年鉴》,在大学中开设了比较文学课,还召开了比较文学学术讨论会。

【阅读书目】:

《管锥篇》(1一4册),钱钟书着,中华书局1979年版;《比较文学导论》,卢康华等着,黑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比较文学自学手册》,刘献彪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