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962页(1368字)

研究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

中国现代文学常被称为新文学(相对“五四”运动以前的旧文学而言)。其实质是指符合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利益、反帝反封建、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而且是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向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担负着下列的任务:(1)研究现代文学的主流如何从反封建旧文学开始,始终为创造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学而奋斗,并向着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发展。(2)研究现代文学如何作为时代的镜子,肩负着反映现代中国社会面貌的重任。

(3)研究现代文学为了建立现代民族新文学,如何创造着民族新形式。(4)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指出其优点和缺点,说明他们之间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以帮助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学得到借鉴和滋养。中国现代文学史可分为:(1)中国现代小说史。它研究的历史文学现象,是一切和小说的发展有关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思潮(含文学批评);文学运动(含文学论争);文学社团(含报刊及出版);小说流派;小说作家;小说作品。

1961年,美国耶鲁大学用英文出版了华裔作家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1984年以来,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田仲济、孙昌熙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下册(赵遐秋、曾庆瑞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986年版),《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杨义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等书。(2)中国现代散文史。研究对象包括;中国现代散文的理论发展;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成就和经验;杂文、小品、报告文学的创作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中国现代散文的流派和社团;现代散文发展中其他有关的重要问题。

1980年以来陆续出版了林非的《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现代散文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俞元桂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最初对新文学的成绩加以概括和评述的,是胡适1922年的一篇论文。1929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揭开了新文学史研究新的一页。

1933年,王哲甫出版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是第一本真正为中国新文学述“史”的专着。

50年代,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是第一本比较完整的中国新文学史着述)、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刘缓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相继问世。1978年后出现了协作编写的高潮。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林志浩田仲济等主编、北京大学等9所院校编写的现代文学史。它们均属“教材型”。

唐弢、严家炎主编本是规模较大的一种,计3卷,属“学术型”。

。【阅读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1-3),唐弢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王瑶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黄修己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30年》,钱理群等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