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045页(1790字)
研究东方(亚洲、东北非洲)各国的历史、语言文字、经济及其他物质、精神文化诸学科的总称。
东方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综合性的,它包括研究东方各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文物、风俗和传统,东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进程,以及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有东方历史、东方语言、东方艺术、东方宗教、东方经济及中国学、埃及学、亚述学、朝鲜学等分支学科。
西方人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中首次描绘了东方社会的形象。近代意义的东方学产生于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时期,是欧洲殖民主义对东方的“发现”和奴役的产物。16世纪的洛伊斯·列·罗伊和丁·博当以及17世纪众多的欧洲旅行家都留下了研究东方早期的着述。至18、19世纪,随着西方资产阶级用商品和枪炮统治东方,东方学亦有相当发展。
俄国是东方学研究的先驱之一,涌现出不少东方研究的着名学者,如东方史学俄国学派的创始人图拉耶夫,1896年开始在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讲授古代东方史,着有《古代东方史》。1921年宋,在列宁倡导下,莫斯科成立了全俄东方学家科学联合会。
该会出版期刊《新东方》和丛书《东方为争取独立而斗争》。日本的东方学形成于明治维新时代。
日本第一个东方学专门图书馆——东洋文库,收藏亚、非、欧许多文种的研究文献,被称为东方学的瑰宝。英国的东方学研究中心是1916年成立的伦敦大学东方学和非洲研究院,它设有经济、政治、地理、民族等研究部。
美国在18世纪末,亦创建了研究东方问题的机构,1842年成立了美国东方学协会。布雷斯特德于1919年在芝加哥大学组建的东方研究所,以研究人类早期活动和古代文明史而闻名。中国在同亚非人民的长期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史料。
如在官修的《二十四史》中,就有亚非地区或某一国家的专条记载。唐代杜环在阿拉伯地区11年,访问了西亚北非国家,回国后着有《经行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西亚非洲游记。元朝汪大渊曾两次游历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地,所着《岛夷志略》一书是14世纪时极有价值的一部印度洋航行指南。
明代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20多个国家。他的随员马欢、费信和巩珍分别撰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等着作,是研究中世纪亚非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海洋地理的珍贵资料。
建国后,研究的范围由过去的语言、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发展到对当代亚非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全面研究。
1955年万隆会议后,相继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
如:1956年成立的国际关系研究所设西亚非洲组,主要研究当代中东的政治、对外关系、社会状况、经济等问题。1959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筹建亚非研究所,内设西亚北非组,开始系统地研究中东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对外关系等问题。
1962年,在北京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亚非学会。中国亚非学会和亚非研究所合办《亚非译丛》刊物。1964年北京大学设立亚非研究所。
1978年,西北大学在伊斯兰教研究所的基础上,改建为中东研究所。
1983年,西南师范大学筹建了西亚研究所。同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中亚研究所。198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建立了中东伊斯兰国家研究所。此外。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研究所也有专人从事中东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于1980年恢复活动,设立西亚非洲研究室。1982年成立的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亦重视亚非国家的研究。同年,中东学会成立。
我国出版的有关中东问题的学术专着主要有:《古巴比伦社会制度试探》(童书业着,1957年山东人民版)、《埃及近现代简史》(纳忠着,1963年三联版)、《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常任侠着,1981年上海文艺版)、《埃及近现代史》(杨灏城着,1985年中国社科版)、《古代中国与西亚、非洲的海上往来》(张俊彦着,1986年海洋版)、《苏联中东关系史》(刘竞、张士智、朱莉着,1987年中国社科版)、《中东风云人物》(北京大学亚非所西亚研究室着,1987年宁夏人民版)、《北非五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着,1987年时事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