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第1113页(1201字)
研究人口发展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人口学与社会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人口问题对社会问题的发生和变化有着各种影响。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势必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又往往成为人口变动的历史背景。人口社会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人口过程与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了解它们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平衡以及由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人口过程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人口社会学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人口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人口构成的各方面(男人、妇女、残疾人等)以及其他各种与人口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也包括生活方式、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社会群体、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社会现象。
它主要研究的内容是:(1)人口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包括各种社会制度下的人口发展过程和人口现象,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规模、速度、密度、构成和人口素质的影响;(2)人口与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婚姻家庭、社会道德、医疗卫生等对人口变动影响的特征和程度,社会因素对生育率变动的行为机制,也包括人口变动对就业、贫穷、社会安定、人口老化等问题的社会后果;(3)婚姻、家庭和人口过程,包括家庭在人口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婚姻关系、婚姻状况、婚龄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家庭关系、家庭职能、家庭规模和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社会人口再生产变动的社会机制;(4)人口的社会构成与变动,包括人口的阶级构成、民族构成、职业构成、教育文化构成及其变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社会经济政策和手段,包括生育行为的社会控制、人口增长的社会适度、人口政策的社会效果等。
人口社会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这以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如科斯特、杜尔克姆和杜曼特等人,曾考察过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生育率等人口现象与社会现象的联系。国外较早出版的人口社会学着作有:日本关东学院社会学教授富田富士雄的《人口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967年初版,1977年再版)、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研究员罗兰·普雷沙的《社会人口学》(1971年初版,1978年修订再版)。
1980年春,我国学者在全国高等学校人口学研究规划会议上,提出对包括人口社会学在内的各人口学分支学科的研究任务。1981年秋,桂世勋应上海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的邀请,第一次在我国开设人口社会学的课程。
目前,我国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课题已涉及到城市人口社会问题、乡村人口社会问题等方面。
。【阅读书目】:《人口社会学》,桂世勋着,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