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183页(243字)
东晋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以晋支愍度、竺法蕴为代表。
认为般若经所“说诸法空者,欲令心体虚妄不执,故言无耳。不空外物,即万物之境不空。”(吉藏《中观论疏》)。即认为般若经所说的“空”,是指本体,而不是指现象。本无宗主张“心有色无”,着重否定物质现象,而肯定属于精神现象的本体是实有的;心无宗则相反,主张“心无色有”,认为“神智之体,豁若太虚”,着重否定精神现象,而不否定物质现象。心无宗的传授一直延续到东晋末的恒玄和刘遗民,后遂不传。